支架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05-10 08:30:53

导语:支架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支架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的运用

摘要:支架式教学方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课程教学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将支架式教学方式运用到计算机课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首先探讨支架教学的定义,其次探讨支架式教学的一般设计过程和环节,最后以一实际课堂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支架式教学方式在计算机课堂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计算机课程;应用

支架一词本来是用于建筑行业中的,是为楼房建造而提供的暂时性支撑。支架式教学方法采用的思路与此类似,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帮助,而在他们不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撤去此平台。这种教学方式的思路符合建构主义的理论,随着这种思路逐渐发展与普及应用,形成了如今的支架式教学方法。计算机课程教学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这不利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利用支架式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真正把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能够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现代信息化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此,本文就对支架式教学方式在计算机课程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1]。

1什么是支架式教学方式

1.1支架式教学方式的定义

支架式教学方式是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自主建构,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主要运用的方式有情景、会话,协作等方式,应用这些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1.2支架式教学方式的理论来源

当前学术界公认的支架式教学方式的理论来源是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拥有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他们在教师指导之下有可能达到的能力和水平二者之间所具有的差距。其中,第一个水平是学生实际拥有的能力与水平,在这个区域他们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以达到这个水平;第二个水平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与帮助下有可能达到的水平;而在第二个水平之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也没有办法达到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致力于在第一个水平和第二个水平之间,来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支架式教学方式就是在这个发展区域为学生提供帮助,为学生搭建平台并帮助他们完成知识建构[2]。

2支架式教学的组成环节

在支架式教学运用的具体过程中,一般可以分为5个环节进行设计,包括情境导入、引导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以下对这5个具体的环节进行阐述。

2.1情境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所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就是创设有趣的情境来吸引学生。通过创设有趣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进一步点燃,在这个有趣的情境中,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所在,并且主动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与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被进一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质疑能力、求知创新能力被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被全面点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以及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进行自主的知识建构,达到非常良好的求知状态。

2.2引导探索

在这一阶段,教师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带领学生探索知识,为学生构建知识搭建框架,并且使这个框架逐渐内化为学生知识建构的框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为他们提供方向,即建立目标。其次,围绕着这个目标与学习内容,提供学生所需要学习知识的概念框架,并且使得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这个框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框架需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进入问题情境去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应该随着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逐渐地越来越少[3]。

2.3独立探索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在前期打好的支架基础之上逐渐拆掉支架,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在概念框架初步建立的基础之上,教师刚开始的引导要多一些,引导学生在概念框架中逐渐攀升,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到了后期教师的引导越来越少,甚至达到没有引导学生也能够去自主攀登知识框架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进一步获得提升,他们能够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自己探索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探索整个知识框架,完成自己的知识建构。

2.4协作学习

将整个班级分为小组进行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实时监控。小组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充分讨论在自主探索阶段所学习到的知识,并且通过集中学习的方式来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共享集体的智慧成果,探索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最终达到对当前阶段所学知识能够有正确理解的目标,逐渐形成完善自己的知识建构[4]。

2.5效果评价

在这一阶段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对知识学习取得效果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手段包括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以及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等。在效果评价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同时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价值和态度。同时评价目标还和学习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既关注学生最终习得的结果评价,同时也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当对于问题的探索与解决的阶段性评价。判断的标准是判断他们是否形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他们对于小组学习所做出的贡献等。总的来说,支架式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有序地为学生搭建支架,并且随着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提升,逐渐拆掉支架。在这种方式的应用过程中,既强调教师发挥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强调教师的引导要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自主地理解以及建构知识,真正将学习过程变为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5]。

3典型案例分析:全Flash网站制作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实际情况来对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本文就以一个典型案例分析支架式教学方式在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

3.1教学案例

3.1.1教学目标3.1.1.1知识目标(1)学会制作动画片片头场景以及动画。(2)了解项目的创作以及制作流程。3.1.1.2技能目标(1)可以熟练的应用Flash软件进行动画制作。(2)学会外部文件导入。3.1.1.3情感与态度目标(1)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为小组学习做出自己的贡献。(2)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动画制作中。

3.2教学方法设计

运用支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且为他们知识的建构提供平台。3.2.1情景导入运用有趣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Flash动画制作的学习中。整个数码网站可以分为片头、Loading以及网站三大版块。其中,片头以及网站这两个版块是学生们学习的重点部分,通过有趣的情境来进行情景导入,可以将学生吸引到数码网站,并且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3.2.2引导探索在建立起教学目标之后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们分小组合作探究。在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以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3.2.3自主探索将班级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各自不同的场景中设计动画,每个小组成员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战训练,并且将自己做好的动画提交给整合组,由他们进行整合。3.2.4协作学习在这个环节中,由每个小组演示自己所设置的动画产品,并且引导小组讨论在这些产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重点问题,如时间轴设计等。小组讨论多种修改方案,并且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之上,各个小组进行修改完善产品工作,直到设计出来的产品是完善的。3.2.5效果评价包括小组之间、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小组成员自我评价。不仅关注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效果,同时关注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情感以及态度。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知识建构效果、对于小组所做贡献等。

3.3教学反思

在本节计算机课堂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方法,实现了很好的效果。运用支架式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很好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并且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应用了图表型支架、建议型支架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个课堂的氛围热烈,最终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自我建构。

4结束语

支架式教学方式的思路是:在学生探索知识并且构建自身知识框架的过程中,由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搭建起支架,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协作探索和自主探索,在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拆掉支架,由学生去自主构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真正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这种教学方式用到计算机课程中,有利于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本文研究论述了支架式教学方式的内涵以及一般环节,并且通过对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能够为支架式教学方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虽然本人的研究能力有限,希望能够为同行理解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郭平.“支架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1(3):162-163.

[2]苗玥,金炳尧.支架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4):111-114.

[3]曹萍萍.支架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4]吕杰.支架式教学在计算机课程Powerpoint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5):233,235.

[5]于静.建构主义模式下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0(12):71,73.

作者:郭心红 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