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保护与鲁迅故居发展路径

时间:2022-05-09 14:57:38

导语:文化资源保护与鲁迅故居发展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化资源保护与鲁迅故居发展路径

浙江绍兴是著名的“名人之市,历史之乡”,拥有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就目前的绍兴旅游而言,鲁迅故居的影响力最为显著。对比2019年绍兴国庆7天游客接待数据,鲁迅故居游客量最高一天超过36000人次,鲁迅故居和沈园景区共接待游客22.4万人次[1],足以看出“鲁迅文化”对绍兴旅游业和当地经济收入的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无鲁迅,不绍兴”的说法,鲁迅可以说是绍兴的文化灵魂,作为一张巨大的旅游名片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保护绍兴鲁迅故居不仅是对古建筑的一种爱护,更作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被一代代的中国人所敬畏、感恩和尊重。名人故居是一种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的特殊文化遗产,需要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的“双丰收”,对名人故居的整体环境进行生态保护,并注重故居文化传承的有效性[2]。北京梁林故居就特别注重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保留了大量梁、林二人的生活痕迹,是名人故居文化传承的一个典型例子[3]。鲁迅是“中国的鲁迅”,也是“世界的鲁迅”,其文学和其他历史成就离不开其成长的地域文化环境,而只有展现出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原有环境,才能真正汲取“鲁迅文化”中的精粹。

绍兴鲁迅故居保护利用的意义

从目前的旅游业态及形式可以看出,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以下是针对绍兴鲁迅故居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意义。作为重要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名人故居已然成为民众“文化旅游”的休闲场所[4]。鲁迅故居是绍兴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它所塑造的历史符号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对品读过鲁迅作品的游客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让旅游者心驰神往。要想跟随鲁迅的文笔追寻其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个经典形象,只有尽力去保护并发展绍兴鲁迅故居的旅游资源,才能真正地盘活“鲁迅文化”经济。保护重要的鲁迅文化历史遗址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各类旅游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宋丹莉提出:“旅游资源保护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业,二是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5]同时学者王艳指出:“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管理,不仅有利于景区经济效益的保持与提升,还能够更好的保护地貌、水质、大气以及动植物等生态资源,从而造福后代。”[6]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做好对资源的保护工作是大家一致同意的观点。只有通过对绍兴鲁迅故居进行研究,对鲁迅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和绍兴当时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才能真会体现鲁迅生活和鲁迅文学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理解鲁迅日后的革命思想,才能在地理和文脉的传承与结合中,去探索文化与艺术本身的魅力。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绍兴鲁迅故居拥有鲁迅这样一位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的革命先驱,其言论、精神以及思想都是民族之瑰宝,具有显著的教育研究价值。毛泽东曾称赞道,“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7]可见鲁迅在中国的地位和价值。鲁迅的故居是最直观、最真实、最有意义的教育材料,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弘扬先辈精神、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后人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良教材。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游览绍兴鲁迅故居,切实地体验、理解和弘扬名人精神,探索其人生成就和精神价值,这也是保护鲁迅故居的一种可行性操作。名人故居是历史的宝库,其意义远远超出传统美学下的风景建筑,名人故居承载并涵盖着中华民族的光荣和自豪,是国人极其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是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替代不了的。

绍兴鲁迅故居旅游开发保护面临的挑战

缺乏文化内涵的整合人们熟知鲁迅并且愿意来参观鲁迅故居,主要是因为鲁迅先生的文学思想和革命思想,大多数人是从中小学课文开始认识鲁迅先生的,人们希望可以从鲁迅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找到些记忆中的痕迹,能从故居中寻得鲁迅先生创作的源泉。因此绍兴鲁迅故居要把小说、散文中让读者们记忆犹新的情节、传统、文化元素生动地展现出来,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这也是对故居最好的保护。但就目前的表现情况来看,绍兴鲁迅故居的文化元素仍然只停留于表面。虽然故居里有根据小说情节建造的咸亨酒馆、孔乙己、鲁迅先生的画像等,但建筑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其文化内涵,所有的建筑没有“鲁镇文化”的支撑就显得没有灵魂,游客来此游玩并不能完全感受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虽然可以看到建筑雕塑,但游客记忆中和鲁迅文中鲁镇的文化、传统、习俗已消失不见。因此,若绍兴鲁迅故居希望得到更好的发展,势必要倡导景区周围原住居民捡起丢掉的文化传统,结合鲁迅先生笔下对其美好童年的构思,让游客体验到鲁镇文化,这样不仅能使鲁迅故居本身得到更好的保护,还可以保护承载名人文化的周边环境,以保持整体文化环境的完整性。

文广宣传力度不足

无论旅游资源多么优质和独特,如果缺乏有效而广泛的宣传,其吸引力都会大打折扣,而目前绍兴鲁迅故居在文化宣传方面的成效相对比较薄弱。旅游宣传包括公共、工作、公益、普法、专项、形象、产品等诸多种类或层次[8]。宣传既是改善旅游目的地整体旅游形象的基本条件,也是优化旅游环境、科学改革产品供给、促进业态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更是新时期推动行业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力。“酒香也怕巷子深”,旅游资源宣传不足或宣传力度不够,也会对绍兴鲁迅故居的大规模开发和旅游收益预期产生负面影响,紧接而来的资金链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目前绍兴鲁迅故居的文化及广播宣传活动大多由政府单位组织,易受多种审批条件的限制,存在运营组织者固化、文广宣传规划缺乏时效性等问题。在对绍兴鲁迅故居的调查中发现,与对西湖、千岛湖、普陀山等自然风景旅游资源的宣传相比,浙江省对绍兴鲁迅故居的景点宣传宣传力度相对较小。浙江省对绍兴鲁迅故居的营销一般由当地政府以及电视台或网站对景区做简单介绍,宣传方式也存在缺陷。因此,改善绍兴鲁迅故居的宣传措施和方法迫在眉睫。旅游设计缺乏独创性通过研究目前已开发的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发现,此类景点中故居类型及开发模式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地区在故居资源开发中都偏向于突出纪念馆性质,造成景点规划定位模式固化,在此环境下大多数名人故居就显得缺乏创造力和独特性。目前已经开发的名人故居一般都由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组成,都是只有单纯的游客接待和游客服务,故居内的陈设、展览以及解说都很相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旅游服务的不断完善,简单相似的游览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人们的需求。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缺乏独特性的名人故居使得绍兴鲁迅故居处于行业弱势。

鲁迅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路径

《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守则》中指出:“文物建筑保护的最好方法是继续使用它们,或者使它们现代化,而不是不做或只做一点适应性的改变。”[9]重点打好“保护”牌,配合打好“开发”牌,打造新的故居旅游资源融创点,才是绍兴鲁迅故居实现保护开发的可行之策。深入挖掘绍兴鲁迅故居的文化资源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底蕴和文化力量,这个城市就没有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没有特色的文化,就不能凸显地域特色发展的品牌[10]。好的历史文化基础对区域发展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黑龙江依兰县利用冰雪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助力经济建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相较于鲁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绍兴鲁迅故居更应注重鲁迅精神和文学创作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围绕名人的历史成就、突出贡献、社会影响等,分析建筑作为“故居”的价值内涵。深入挖掘鲁迅年少时的故事,找出隐藏在鲁迅学习、成长和生活经历中的文化资源,从而挖掘鲁迅所处时代的精神与力量,挖掘更多的文化内涵,体现名人故居该有的教育性。这样的故居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深刻挖掘“鲁迅文化”是实现这一价值的必要之举。

广泛传播和扩大故居宣传影响力

旅游发展应避免走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误区,旅游产品宣传力的大小已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成败的关键。随着近年来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各大旅游平台也逐渐开始提供直接获取名人故居宣传旅游信息的服务,且蜂窝网、携程、大众点评等旅游相关App上多有游客参观后的旅游攻略,有利于游客体验信息的数字化总结,但也存在信息偏差较大、信息与实际景点信息不对等、信息更新较慢的情况。因此,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建立官方渠道,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进行故居文化宣传,及时监督旅游服务与反馈旅游质量势在必行。绍兴鲁迅故居可在网络上为民众开放全新的参观体验平台,建设网络数字展馆,通过AR、VR等技术将景区的内容放置在网页上,对内部陈列物品进行数字化模拟展示,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体验。挖掘旅游者心理以塑造故居独特性不同地区的旅游者以不同的旅游动机来到绍兴鲁迅故居,有着不同的旅游心理。抓住旅游者在物理和心理上的平衡点,本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综合性体验需求和期望。旅游者通过旅游商品这个“讲述者”及其与地方之间的联结,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与旅游地的感情。加大对旅游者旅游心理的探索,就是在准确定位市场需求,有利于故居旅游的个性化发展。目前,名人故居旅游普遍还停留在大众化旅游模式阶段,除了参观游览故居建筑、周边环境和附加雕塑外,缺少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创新和吸引力的传统艺术活动,极度缺乏参与性强、旅游体验好的旅游产品。因此,绍兴鲁迅故居可根据鲁迅先生对鲁镇的描述,增添一些特色文化内容,结合相关史志,开发以休闲文化为基础的参与式旅游产品,打造创意性鲁迅文化景点。这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带来更高的旅游效益,还可增进游客与故居文化内涵之间的互动。提高社会层面的保护意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对其自身历史和文化的肯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生态保护体系的构建需要向文旅融合的方向发展,以整合思维推动文化生态保护的多维联动。名人故居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政府部门只是进行保护,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开发和利用是基于公众共同参与的基本行为,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来完成。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害意识的教育应从学校开始,从社会开始,从不同年龄段开始,涵盖经济、管理、文史、美学等多学科的具体教学,以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换取充分的社会认同。在宣传教育实践中,应明确发展故居旅游对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只有使公众自觉参与保护,驱动内在动力,才能让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到保护故居资源不仅能提高整体经济收入,还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最终实现对鲁迅故居文化遗产的保护。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长期工作,针对绍兴鲁迅故居中目前存在的缺乏文化内涵的整合、文广宣传力度不足、旅游设计缺乏独创性以及文旅融合不足等问题,开展保护策略研究,能够有效地揭露故居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使个体和群体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故居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提出深入挖掘绍兴鲁迅故居的文化资源、广泛传播和扩大故居宣传影响力、挖掘旅游者心理以塑造故居独特性、提高社会层面的保护意识等保护策略,期望未来故居旅游不仅能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能够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绍兴市人民政府.绍兴重点景区接待游客232万人次[EB/OL].(2019-10-8)[2021-7-31].

[2]陈宇飞.名人故居的文化意味[J].人民论坛,2019(05):125-127.

[3]董晓峰,陈春宇,朱宽樊.名人故居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利用研究——以北京市总布胡同梁林故居一带为例[J].中国园林,2014,30(04):75-78.

[4]陈不染,纪兰香,陈笑笑,等.嘉兴市区名人故居现状调查及利用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9(05):142-143.

[5]宋丹莉.论旅游资源的保护[J].科技资讯,2008(13):177.

[6]王艳.完善黄龙景区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08):57+59.

[7]高欣然,李永杰.鲁迅的方向仍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2-02(001).

[8]高舜礼.旅游宣传的薄弱与强化[J].旅游学刊,2015,30(07):7-9.

[9]崔诚亮.城市名人故居保护性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江南论坛,2020(03):43-45.

[10]郭卫民.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品牌——以新密市为例[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8(03):10-11+15.

作者:刘志钰 樊桦 罗培轩 单位:武夷学院玉山健康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