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文献分析

时间:2022-05-09 09:32:18

导语: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文献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文献分析

1引言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安徽名山荟萃,水系纵横,其美之美,在于山水之间也。然而,山水之美非所到而不能及也。疫情防控期间,国内外游客来访均受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对安徽景点进行介绍成为宣传安徽的首要方式。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旅游宣传资料文本的翻译,其中不仅仅是翻译景点的名称,更有意义的是译出风景名胜背后的故事、所在地的民俗,以及安徽省的旅游文化。将文化融入风景,能够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2021年,安徽画报社出版《安徽画报》特刊——《安徽文旅》。该刊为双语刊物,现已出至第7期,每一期精选一个主题,选取安徽省特色景点,以精美图片配名家散文,辅以精准的英文翻译,凸显安徽的自然之美和人文风情,是安徽省旅游文化外宣的极佳素材。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安徽文旅》期刊中的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分析该翻译文本,研究其中体现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以期为我省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从而更好地输出安徽省优秀自然文化景观,并讲好安徽故事。本文首先回顾关于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研究,其次对生态翻译学理论进行阐释,然后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角度,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对《安徽文旅》的旅游翻译文本进行分析。

2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文献综述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旅游外宣翻译”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418条结果,这些文献从不同视角研究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策略,包括跨文化视角、目的论视角、功能理论视角等。从跨文化视角研究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有郭振龙等的《跨文化视角下北京旅游景点外宣翻译研究》和刘敏的《跨文化视域下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从目的论视角研究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有崔东琦的《目的论视角下跨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策略探讨》和方茜的《目的论视角下红色旅游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从功能理论视角研究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有于雅丽的《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中医药旅游资源外宣文本英译研究》和张翅鹏、何晓梅的《功能主义翻译视角下的皖西红色旅游外宣英译问题与策略研究》。除以上视角之外,也有部分文章采用了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旅游外宣翻译”和“生态翻译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共有59条结果。这些文章在研究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时,侧重于对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多以景区的标识和公示语为研究对象,如王鸿和李军芳的《生态翻译理论视阈下旅游景区外宣标识语英译——以崆峒山旅游景区为例》、陈张昱的《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江西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策略研究》。以上两个关键词再加上“安徽”时,搜索结果仅有1篇,为魏雷、汪承平的《皖西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现状调查研究》,其中涉及的生态翻译理论,为该文中提到的皖西红色旅游外宣翻译时所使用的翻译理论和策略之一。回顾以上文献,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双语外宣期刊《安徽文旅》外宣文本的翻译,分析其如何使用“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介绍安徽的旅游文化和风俗,从这一新的角度探索和讨论安徽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3生态翻译学理论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他将翻译定义为“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过程”[1]。该理论为生态学和翻译学的交叉理论,用生态学理论关照翻译研究,从生态视角出发解决翻译策略和方法问题。在这个定义中,有几个关键词:译者、适应、生态环境、文本移植、选择。首先是译者。胡教授提出了“译者中心论”,即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是翻译的主体,甚至起到主导作用。后来,在“译者中心”的基础上,胡教授又提出了“译者责任”,译者的责任在于要统筹翻译群落、翻译环境、翻译文本三者的相互关系,保持三者的关联互动和平衡和谐[2]。在翻译生态中,是译者在不断地“适应”和“选择”。这两个词,源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和选择学说,也是该理论的哲学依据。正如在自然界,动植物要适应的是自然的生态环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适应的是翻译的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中的“生态”体现在,翻译也有生态环境,包括原文生态和译文生态。译者在此过程中,既要考虑原文生态,即需要忠实于原文,也要构建出能够被译文读者所接受的译文生态[3]。另外,胡教授提出了“整合适应选择度”,代表的是译文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程度[4]。“整合适应选择度”越高的译文质量越好。在译者翻译过程中,翻译生态的“适应”可以体现在三个维度,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译者将原文生态从这三个维度进行转换,并且在此过程中考虑这三个维度的平衡,做出适当取舍和选择,构建出译文生态。译者通过这三大维度将原文转换为译文的过程,即“三维”转换,是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翻译方法。该方法要求译者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维”关注的是原作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形式,要求译者在语言形式上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关注的是译者能够跨越文化差异,保证原文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能够通过语言在译文生态中顺利传递。“交际维”关注的是译文读者能够获得同原文读者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原文的交际意图能够在译文中体现。这三个维度密不可分,互相联动。根据原文生态的不同,偶尔也会有某一维度的转换较为突出的现象[5]。本文将采用该翻译方法对翻译文本进行分析。

4《安徽文旅》文本外宣翻译中体现的“三维”转换

《安徽文旅》中的文本多为散文形式,在推介风景名胜的同时,介绍当地的风俗文化。在对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文本进行外宣翻译时,译者需要保持其固有的文化特色,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从而讲好安徽故事。《安徽文旅》的文本中体现出来的语言特点、文化传播目的和交际要求,恰好与生态翻译学中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相吻合[6]。本章将从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角度出发,分析《安徽文旅》中的翻译文本。

4.1语言维

译者在将中文译成英文时,需要考虑中文与英文在语言形式上的巨大差异。该差异体现在语言风格、句法结构、词汇搭配等方面。中文旅游文本在语言风格上善用修辞手法,风格多变且较为丰富,多用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词汇使用华丽,善于堆砌辞藻;句法结构上较为松散,多为小句,结构不够严谨[7]。相比较而言,英文旅游文本的语篇风格较为简洁,较少使用排比等修辞和华丽辞藻;在句法结构上较严谨,句子主谓结构明显,常使用其他修饰语和从句等构成长句。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基于生态翻译学的译者中心论,将中文句子重组,使译文符合英文语篇风格。例1:冬日桃花潭:有诗有雪有温泉①译文:PeachBlossomPondinWinter:Poems,SnowandHotSprings这是一篇文章的标题。“有诗有雪有温泉”这句话在中文表达中是排比和列举。“有”在这个标题中做动词,主语为冒号前的“桃花潭”。在译文中,并没有体现“有”这个字,而只是译出了诗、雪和温泉,译者从语言维度对句子结构进行了调整,没有保留“有”这个动词,而只是通过在冒号后面加上并列名词的结构,体现出了“有”这个含义,且在表达上更加直接简洁。例2:遗留下来的摩崖石刻,镂于云岭青山之中,日月耀辉,雷电览胜,犹如散落的一颗颗珍珠。译文:Thestoneinscriptionsonthecliffsleftbe⁃hindarecarvedintothegreenmountains.Withthesun⁃shineandmoonlight,thethunderandstorm,thestonecarvingsstay,likescatteredpearlsinthemountains.此句摘自《安徽摩崖石刻》一文,主要内容是介绍安徽各地的摩崖石刻。这句话中的“日月耀辉,雷电览胜”采用了对偶结构,且用词华丽,“耀辉”指的是闪耀着光芒,“览胜”指的是欣赏着名胜。然而在英文翻译中,译者结合语境整体想要表达时光流逝,摩崖石刻仍留存的含义,在翻译过程中对此句在语言维度上进行了删减,只保留了日月和雷电,且在结构上做了变换,使用了with一词表示在时间上的伴随状态,并且在日月的翻译上用了“sun⁃shine”(日光)和“moonlight”(月光),与后半小句的“thunder”和“storm”一起能够更好地体现自然界中的变化流转。译文表达客观,且清晰明了,符合英文语篇特点。

4.2文化维

文化维的适应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旅游文化外宣文本中包含一些文化元素,译者需要知晓文本原文背后的文化内涵。译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熟悉和了解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正确理解原文文本,并在文化维度做出适当转换,保证译文读者能够接受译文生态,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例3:铜鹿(禄)译文:Bronzedeer(“deer”inChinesehasthesamepronunciationwith“wealth”)这个短语为书中一照片的图说。图片中是一只铜质的小鹿,放置于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译者首先考虑的是保持原文生态,即直译了铜鹿为“bronzedeer”,原文中的注释“禄”在翻译的时候,如果仅仅考虑原文,音译为“lu”或者直译为“wealth”,则脱离了文化维度,无法传达“禄”的文化含义。因此在译文中,译者保留了与原文对等的语言形式,即用括号来表示注解。在括号内,译者对“鹿”和“禄”进行了文化内涵的阐释,即在中文里,“鹿”与“禄”同音,有俸禄、财富的寓意。例4:呈坎古民居晒秋译文:VillagersofChengkandryharvestedcropsinthesun此小句为书中一照片的图说,图片中为呈坎的晒秋广场。“晒秋”这个词有其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化蕴意,多用在南方山区。此处的“秋”表示的是在秋季这个时间,“晒”的东西其实是秋天收获的农作物和果实。呈坎为南方山区,地势复杂,人们会利用屋顶、窗台以及公共广场等地在晴天晾晒谷物,久而久之成为风俗,“晒秋”也成了一道游客追随的风景线。译者在翻译“晒秋”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其文化意义,将“晒”译成“dry...inthesun”,即在太阳下晒干,并且将所晒之物补译为“harvestedcrops”,即收获的谷物。通过这种文化维度的转换,译者在译文生态中传递了原文中的文化内涵。

4.3交际维

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时,要注重源语与目的语在交际意图上的适应,使译入语能够达到交际目的。旅游文化外宣文本的目的是在介绍风景名胜的同时,宣传当地的风土人情,从而达到跨文化宣传的目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应仅关注语言和文化维度的转换,更要关注交际目的。中文旅游宣传文本中会有一些虚实不定的景物描写,为了达到直截了当的交际效果,译者需要考虑翻译生态中的交际维度,使译文更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从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8]。例5:万亩荷花绕陶辛译文:WelcometoTaoxintoAppreciatetheLo⁃tusinSummer此小句为文章标题,标题背景为陶辛的万亩荷花盛开的照片。作为旅游文化宣传资料,此文章标题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陶辛有万亩荷花,更主要的是邀请读者来陶辛赏荷。因此,译者在此处考虑到了翻译生态中的交际维度,用“welcome”一词来表达出此句的交际目的,即欢迎来到陶辛观赏荷花。另外,译者在此处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补译了“insummer”,表示可以夏天来观赏。从整句来看,译文给出了时间和地点,发出了邀请和欢迎,明确传达了此标题在原文生态中的交际目的。例6:在宣城宛溪,但觉云气舒卷自如,每每通透,入目多清新,胸襟也为之一新。译文:BytheWanxiRiverinXuancheng,withthefreeclouds,you’llfeelfreeandfreshfromheadtotoe.此句选自散文《从宛溪到谢朓楼》,文中写到古代文人谢朓,用词清新脱俗,表达偏文言文。原文生态如此,译者在进行适应转换的过程中,考虑到交际维度,需要对原文生态做一些选择和适应。此句中的“云卷云舒”,表达的是轻松自在的心态,而“通透”“清新”“新”,则有通过重复表达和词义堆叠表示强调的含义。因此,译者选择了云这一意向来表达“轻松自在”,用“fresh”一词来表示清新和通透的感受。原文中强调了“新”,写到了“入目”和“胸襟”等,因此译文做了相应的转换,用“fromheadtotoe”,既做了强调,也在身体的表现上与原文生态有所呼应。通过去繁入简,译者在交际维度更好地适应了译文生态,达到了有效沟通的交际目的。

5结语

本文采用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分析了《安徽文旅》中旅游文化外宣文本的翻译。《安徽文旅》外宣文本中体现出来的语言特点、文化传播目的和交际要求,恰好对应了生态翻译学中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而其翻译文本也能够体现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翻译生态,并从三个维度进行适应转换,从而获得最合适的译文。旅游文化外宣翻译并不能仅仅是语言文字上的对应翻译,也要体现外宣文本的文化内涵和外宣目的。因此,在旅游文化外宣翻译工作中,译者可以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关照下,运用“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在充分理解外宣材料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这三个维度出发,进行适当的“选择”和“适应”,使译文有更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同时使得译文符合英文语篇特点,能够有效地传递文化内涵,达到有效沟通的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2.

[2]戴桂玉,蔡祎.认知图式理论关照下旅游文本的生态翻译研究:以广州旅游景点介绍的中译英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26(4):92-97,107.

[3]宋志平,胡庚申.翻译研究若干关键问题的生态翻译学解释[J].外语教学,2016,37(1):107-110.

[4]胡庚申.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J].中国翻译,2014,35(1):29-35,126.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8(6):96-99,109.

[6]王小雪.基于生态翻译理论的旅游文本英译研究:以李鸿章故居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1(4):70-74.

[7]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42.

[8]陈金莲.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旅游翻译的三维转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117-124.

作者:刘畅 徐丰 单位: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 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