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

时间:2022-05-09 09:28:26

导语: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

摘要:《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是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必修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疾病的桥梁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文章立足于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大背景,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点及课程特色,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以期为新形势下《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思政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抗原抗体制备、凝集和沉淀反应、各种免疫标记技术、免疫细胞分离技术以及免疫分子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各种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肿瘤和移植免疫的基础知识、发病机制以及相应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手段和方法;了解免疫学检测质量控制的特殊性,理解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检验应变能力以及保证临床免疫学检测的质量,提高临床免疫学检验的整体水平。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临床沟通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谨态度、严密的科学方法和严格的科学作风,提高学生的医学学科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交际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服务意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为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二、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169名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2017级与2018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

(二)教材

选用李金明教授主编的2015年第1版发行的《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教材。

(三)教学方法

授课教师采用常规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在讲解章节知识点的过程中,通过案例和故事的讲述引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学生们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在提高自身专业认知的同时,获得思政元素的精神食粮。

(四)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内容以选择题为主,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本课程教学中所开展的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效果等方面评价,并提出改善建议,学生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参与调查问卷填写。

三、结果

通过网络调查,92%的学生认为《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加强对临床免疫学检验专业技能的掌握,增强专业的认同度和自豪感,增加了团结协作和交际能力,树立检验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见表1。

四、讨论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

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的育人资源,合理设置课程分章节育人目标,进行思政融合点的课堂设计,开展思政教育,具体见表2。

(二)教学效果和反思

1.现场互动积极,气氛活跃。在课堂分组讨论中,学生们都积极参与,鼓励学生们提出疑问,相互交流互动,得出问题的答案。讨论完后老师对学生的探讨进行认真的点评,对学生的疑问和质疑给出专业的解答。在《临床免疫检验的自动化分析》的课程讲解中,通过介绍免疫检验自动化的进展,让学生了解到科技的快速发展,时代的优胜劣汰。这一环节通过事先分组、小组代表发言谈感想体会,让学生们从感性上体验科技的发展,了解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只有献身于科学的伟大事业,才能让国家能够更加强大。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中,在课堂和课下的交流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有了一定的了解,任课教师总结得出,学生通过课堂的相关案例和故事的学习,明白了作为医学生需具备的职业精神,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大爱精神,树立了职业自信,更增加了自身的爱国精神。通过相关实验课的学习,培养了辩证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感受颇深,学生点赞。学生反映任课老师准备充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和交流互动中理解教材中枯燥的实验原理。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在章节中引入相关的思政元素,90%以上学生对于免疫学检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对免疫学检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加深了,增强了专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们对自身的专业有了重新的认识,培养了专业自信,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因此在《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以专业知识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学生可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真正地触及到学生内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意义,树立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这也正是高等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王宇菲 江华 吴慧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襄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