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教育路径
时间:2022-05-09 09:21:37
导语:师范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教育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需要具备相应学科的标准与水平,更需要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育是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本需求。结合现有的高校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发展规律和职业伦理培育现实情况,指出在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的培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伦理失范、师范生对职业伦理认知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育的实践路径,从完善职业伦理课程体系、优化校园文化、创新职业伦理教育模式、增强导师责任意识、建立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职业伦理培育的实践路径,提升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养质量。
[关键词]师范类;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
职业伦理是社会赋予每一个职业或行业的使命、责任、义务,每个行业从业人员根据本行业专业知识,经过逻辑推演形成的价值体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国家或某一职业对高层次人才需要为背景,为培养学生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理论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和职业能力。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根本导向的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然要求切实加强职业伦理培育,提升师范类研究生职业伦理素养。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教育有助于学生明确职业伦理培育的目标,明白职场伦理建设规范,使其逐步走向自律,拥有良好的职业伦理素养,逐渐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此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均为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伦理教育意识薄弱
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中小学教师核心力量的重要支撑,加强对其职业伦理的培养是保障未来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们在对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职业伦理教育意识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高校在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相对忽视其专业伦理的培育。作为未来的教师,职业伦理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学作为富有道德和伦理意义的工作,更加要求在专业教育中重视教师伦理知识的培育,但目前对于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育方面做得还不够。其次,研究生对自身职业伦理重视不够。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由于期限比较短,他们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对自身伦理素养关注不够,造成自身专业素养欠缺。
(二)职业伦理课程不合理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媒介,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我国教师职业伦理课程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一般的普通课程,渗透在专业学科内容之中的职业伦理相关知识;二是教师职业伦理相关专业课程。通过开展有关教师职业伦理专题课程或讲座、学习与训练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探讨有关现实问题等形式进行。然而,当前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很少有学校专门开设专业伦理方面的课程,教师在对研究生进行专业伦理教育时也大多未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使得教学效果难以把握。此外,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教育的活动课程开设比较少,学校有关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教育的隐性课程也较欠缺。
(三)部分高等院校教师的职业伦理失范
目前部分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存在育人环节与功利化评价矛盾交织、教师育人方式与学生需求摩擦对立、口号式宣传与形式主义作风的双重裹挟等现象。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职业伦理素养方面要重视敬业乐业、治学严谨、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作为行为示范者,教师无论是在日常行为上还是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均需要注重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然而,部分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素养状况还有待提高。一些教师进行学术研究重视的不是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而偏重于学术成果的工具价值,运用学术成果作为其升迁晋级的资本。部分教师缺乏爱岗敬业意识,存在随意打乱教学计划等不当行为;还有部分教师过分追求个人功利,沉迷于科研项目而无心教育,利用课堂从事与自己科研项目相关的活动,而非传授课程知识。这些可能会给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伦理培育带来负面影响。
(四)职业伦理教学活动模式陈旧
当前,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教育依然以传统的说教为主,这种模式不但教师在上课时感到空乏,而且学生在学习时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抵制情绪。这种重说教、轻实践的模式,使得研究生只是零散掌握部分知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无经验可循,缺乏有效指导,难以形成多维度的、全面的专业伦理知识体系。
(五)外在环境影响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价值取向
目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等西方错误社会思潮,污染社会道德风气,影响教师的职业伦理生活,对新时期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伦理素养培育提出挑战。在现代教育中,存在部分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在位的现象,部分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有偿兼职家教,在显现自身职业的专业性、服务性的同时,也会鉴于自身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而迎合大众的功利化需求,使其今后的职业伦理行为显现出一定的世俗性。
二、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育路径
(一)提高职业伦理教育重视程度
首先,高校应该重视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伦理教育,加强引导研究生对职业伦理的认知,加大职业伦理教育投入力度,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其次,研究生自身也要正确对待职业伦理,认识到作为未来的教师肩负的是立德树人的重任,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将专业知识和专业伦理结合起来。职业伦理是职业活动中主客体必须遵循的一种内在秩序,又是一种文化表达形式,这就需要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对职业伦理的认识力,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进而达到文化自觉。
(二)完善职业伦理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应该以针对性和时效性为重,既要注意一般性的基础理论,详细阐明职业伦理、道德与价值的内容,又要注意具有特殊性的特定专业,解释这些职业特有的伦理要求,始终把职业和理论统一考虑。最终使职业伦理课贴切专业课程教育,帮助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厘清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伦理困境,做出负责任的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教师要有培育学生职业伦理的意识,明确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课程的定位,重视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课程的教育意义,在教材开发、课堂教学、案例建设中不断融入职业伦理培育意识,带动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主动思考职业伦理问题。高校要注重职业伦理的培育,明确职业伦理课程定位,将职业伦理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鼓励各院系有特色地开展职业伦理相关课程,保证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职业伦理的时间,为职业伦理学习打下基础。
(三)增强职业伦理培育的导师责任
《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中强调导师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细化“导思想、导人生、导学习、导科研、导心理、导就业、导生活”全过程,因此,职业伦理培育过程中要重视导师的指导。导师对研究生有着多重责任,除了给硕士研究生提供学术理论教育和科研实践指导之外,研究生职业伦理培育也在导师的职责范围之内。包括引导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教育研究生了解行业规范,强化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伦理的学习与锤炼,培养研究生拥有合格的职业伦理等。研究生职业伦理教育方面,导师具有独特优势,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就是导师和学生。导师和学生之间对话频率高、接触多,了解程度相对较深,有着区别于其他师生关系的特殊之处。导师和学生关系的实质就是双方的人格方面和精神世界通过交流互相影响,而导师对研究生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导师开展职业伦理培育具有诸多优势。
(四)创新职业伦理教育模式
在教育模式上首先应勇于创新,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可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学习等方式,使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职业伦理学习要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高校要善于把握学生职业伦理的要求,整合学校资源开展各种实践,在实际个案和情境中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运用职业伦理规范,深化对职业伦理的理解。再次,将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与学校及当地特色资源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所在地区优势文化资源,增强对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素养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总之,通过理论教学,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对职业伦理的理性认知,借助实践,学生在情感上达到认同,从而自觉践行。
(五)营造良好的职业伦理培育的校园文化
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活动范围主要在学校,校园文化对职业伦理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重大,提高学校文化的质量为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高等院校提升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注重以学生为本,明确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校风建设、师德建设、学风建设缺一不可。在校园里组织相关专业活动与竞赛,如举办职业伦理的专题讲座,开展关于职业伦理的知识竞赛等,把职业伦理教育渗透于这些文化建设工程中,提升学生职业伦理素养。
(六)建立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育考核评价体系
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的培育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育,它有自身逻辑和规律,建立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考核评价体系是顺应社会形势发展、服务高校社会体制创新的需要。高校应根据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养目标要求,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探索多元化评价,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改革以分数定高下的单一评价方式,从多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通过成果展示、论文发表、实践情况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职业伦理认知进行全面考量。此外,在统一性前提下,应该考虑不同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个性与特色,在不同地区、类型、层次的高校中评价标准也不相同,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其次,在评价主体上,除了由学校统一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外,也应该引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将多种评价综合考量,提倡研究生的自我评价,导师从培育目标着手进行评价,教育实践基地等中小学校的评价相结合。从多方面考虑学生、导师、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的主体评价,进而反馈到评价目的上,结合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养目标,及时调整和控制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模式的完善。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伦理培育状况进行分析,结合现有的高校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发展规律和职业伦理培育现实情况,指出在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的培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从完善职业伦理课程体系、优化校园文化、创新职业伦理教育模式、增强导师责任意识等方面提出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育的实践路径,提升师范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养质量,从理论上对以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培育提供些许思路。
参考文献:
[1]孙青平.职业伦理与道德的新视角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6):208-210.
[2]陈亮,杨娟.新时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逻辑框架与推进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4):13-25.
[3]蔡志良.职业伦理新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
[4]孙晓玲.职业伦理教育研究综述及对高职院校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6(29):27-31.
[5]叶晓力,欧阳光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特征与逻辑理路:基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1):20-25.
作者:王媛媛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 上一篇:视频影像技术在农机安全的应用
- 下一篇:素描艺术发展历程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