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在网络传播的建议

时间:2022-05-09 08:47:07

导语: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在网络传播的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在网络传播的建议

摘要:以信息化环境为背景,探讨武强年画茶文化的融合与传播。对于武强年画和茶文化之间的结合,从文化内涵、艺术性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明确认识到两者结合的必要性。随之总结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传播现状,总结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存在的不足以及存在的挑战,最后提出创新传播形式、设计文化周边产品、创新工艺传授形式、开发新媒体文化产业四点建议,为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结合创造了条件,以期能够在新媒体网络传播中获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武强年画;茶文化;新媒体;网络传播

年画从形式与内容上是中国画的一种,也是民族美术艺术的重要形式,表现出不同地区民俗风情与宗教信仰。年画以生活为背景产生,对于群众而言也是一种精神寄托。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年画传播受到极大影响。武强年画代表了河北武强县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民间独有的绘画体裁。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武强年画的艺术魅力,其在新媒体网络传播中的渠道也开始创新,而且与茶文化结合,通过不同文化与艺术之间的碰撞,让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发挥新媒体网络在武强年画、茶文化结合传播方面的优势,从而加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1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

武强年画最早是在元代前出现,直至清道光二十九年才有了正式“年画”的定义,其间明代初期的武强年画设计、镌刻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当发展到清代康熙和嘉庆年间,进入到武强年画发展鼎盛阶段,到了2005年武强年画更是被列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因其是在民间产生,所有具有非常浓厚的民间特色。武强年画创作背景非常简约,而且不拘小节,选材也是以民间习俗为主,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武强年画工艺最为显著的特色是采用木版套色水印,构图饱满度非常均匀,装饰和色彩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武强年画色调多以大红大绿为主,整体感觉非常的明快、舒畅,可作为节日装饰,烘托热烈氛围,也有一些比较素雅的山水墨画,可作为家居装饰。新媒体网络传播背景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武强年画,纷纷拓宽传播渠道。而且将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不仅使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影响力也得到提升。武强年画和茶文化从性质上,都属于需要传播的文化载体,但区别在于载体形式不同。通过新媒体网络在传播、传承方面的优势,可以将这两种文化载体整合,例如用武强年画宣传茶文化,或者是在茶产品包装上绘制武强年画,增强文化内涵,利用新媒体网络还可以拓宽宣传范围,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夯实基础。

2新媒体网络下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的传播现状

从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进入到互联网时期,武强年画作为传统艺术,其在新时期环境下的生产、销售面临极大的难度,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年画不仅是民俗、风俗、习俗载体,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作为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形式,武强年画传播空间逐渐缩小,甚至只能够在年画社和年画博物馆等地进行创作,民间作坊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在这一环境下必须要推进武强年画传播的创新,尤其是和互联网相适应。茶文化同样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现代人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比较表面的了解茶文化基本形式,而具体的文化内涵、精神追溯则比较有限,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选材茶文化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基于茶文化本质,探索其与武强年画的共同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传播。信息化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在此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民族艺术场所,纷纷开始应用三维技术与视效技术等,创新传播与宣传形式。但是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问题,总结为三方面:第一,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得到融合之后,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尽管也应用了新媒体网络的方式,但是整体力度不足,导致传播效果有限。第二,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属于民族艺术文化,在文化融合方面并没有展现出多元文化特征,这也是限制其传播效果的原因。武强文化带有地域性,在其与茶文化融合传播进程中,缺少对当地旅游和民俗文化融合的重视。年画本身的色彩、构图等都带有非常强烈的艺术性,却没有在时尚、设计领域位于一线,导致新媒体时代下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受限。新媒体是以智能设备为载体才得以广泛应用,但是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和智能手机的融合程度不高,例如没有专门的软件、微信公众号等,降低了传播影响力。第三,因为生产工艺、技艺传授方法和互联网的联系算不上非常紧密,在传播效果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总结以上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生存物质基础、社会心理、传承链断裂等原因,但是无论是武强年画还是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必须要在新媒体网络下改变传播现状,将两者融合之后提高影响力与传播力。

3新媒体背景下的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的挑战

武强年画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l世纪背景下随着新媒体对于文化的影响,互联网以及网络技术等广泛应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拓了新路径。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整合之后,为了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更为广泛的传播,逐渐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但是在传播实践中,也发现了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的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第一,信息技术使武强年画和茶文化传播方式发生变化。新媒体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的发展,使得以武强年画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有了新的传播渠道,尤其是在茶文化融合进程中,专门创建网站介绍悠久的发展历史、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以此来提高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与认可度,当然也得到社会层面的认可,激发出群众对于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欲。现阶段,虽然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融合过程中,新媒体推广传播已经有非常多的效果显著的工作成绩,但是在互联网上与之相关的宣传、传播类网站数量却十分有限,智能手机中要想搜索到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也存在一定难度。所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在与茶文化融合传播的进程中,整体推广力度有很大的缺失,这是影响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在新媒体网络背景下影响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新媒体技术使博物馆藏品宣传发生变化。受到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双重作用,博物馆在现代环境下开始大力应用三维技术和大数据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可以转换为三维立体的形态,待3D成像之后上传到网络上,改变传统博物馆馆藏品呈现形式,更加具有灵活性,搭配音响与光效,还可以为媒体受众带来非常丰富的视听体验,从而对武强年画和茶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第三,数字化使得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快速融合形式发生变化。新媒体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领域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应用,有利于促使多元文化之间的融合。尤其是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和新媒体,以其为媒介实现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融合,对于两者之间文化传播而言也是非常有效的推动力。例如茶文化在世界各国文化中都有体现,而且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也融入了当地的文化观念、价值理念、风俗习惯等,所以茶文化也得到世界各个国家乃至于各年龄层人群的喜爱。武强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优秀载体,在群众中基础十分扎实,是人们对传统民间文化的记忆。若是将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其间利用数字化建设与发展,采用游戏、动漫等丰富的艺术形式,丰富其传播渠道,也为这两种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结合提供了新的路径,不仅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还可以在现代社会提高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的影响力。第四,新媒体技术使工艺人才培养发生变化。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们想要掌握一门新技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除了传统拜师学艺和课堂学习这两个途径外,更多情况下会选择网络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相比传统学习途径更具有灵活性。但是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属于传统文化,年画艺术更是以手工为核心的艺术,虽然拜师学艺与课堂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环节,但每一位教学师傅能力均存在有限性,需要同时接收多位名师的指导,方可真正提高手工技艺能力,这就需要克服地域、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进入到新媒体网络时代之后,为了实现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新环境的广泛传播,利用新媒体技术也创新了工艺人才培养形式与思维。网上接受远程教例如开辟出在线名师指导的路径,任何人想要了解、学习武强年画工艺和茶文化,都可以选择网上报名的方式,由传承人在线授课,成为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的主体,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为实现其广泛传播贡献力量。

4新媒体网络传播中武强年画与茶文化融合的发展建议

4.1创新传播形式

新媒体在信息化时代下,“传播”必须要以互联网为核心。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结合之后,对于传播形式的选择,同样要发挥新媒体网络优势。建议创建专门的宣传网站,网站设计阶段选择内容,可以介绍武强年画历史、起源、制作工艺;茶文化内容、传播范围、历史地位等,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年画作品,详细介绍作品背后意义,也可以专门设置周边文创产品的模块,例如以武强年画为包装的茶产品,也可以将茶文化作为武强年画创作的主要内容,使群众对茶文化、武强年画有更为深刻地体会。新媒体比较重视互联网推广,利用一些软文、视频等方式,实现多元化宣传与传播,有利于提高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影响力。另外,与一些知名度高的软件、平台合作,专门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作为推广平台,拍摄、制作短视频进行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的宣传,加强传播针对性。

4.2设计多元化文化周边产品

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的传播,为了扩大其影响范围,需要开阔眼界,提升文化传播高度,在“年画”和“文化”以外,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作为传播引导。例如可以将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服饰、动漫、游戏相关产品当中,制作装饰画、家具雕花、服装设计元素、游戏角色与动漫角色等,使更多人对武强年画、茶文化有所了解,还可以扩大传播范围与受众,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以博物馆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需要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改革,最为基础的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采用三维、投影、AR等技术,为观众营造更加真实的参观体验。另外,创建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的数字博物馆,此环节可以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创建网站,人们可以直接登录线上博物馆获取武强年画和茶文化资讯,利用信息技术宣传武强年画与茶文化,激发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4.3创新生产及绘制工艺传授形式

关于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的生产工艺,其中武强年画采用绘、刻、印这三种传统方式,尽管艺术风格明显且独特,但是需要支出较高的人工成本,生产效率不高。为了使武强年画在现代社会得以持续性的传承,需要将传统生产工艺和当代使用刻、印技术结合,既可以提升武强年画生产效率,又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生产技艺的创新不代表可以完全抛弃传统技艺,也不能降低武强年画成本成为低廉的装饰品,所有手工艺者必须在掌握传统技艺基础上融合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网络实现创新。对于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的技艺传授方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已经面临创新,传统的师带徒形式无需完全取缔,但是也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只有如此才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传播的行里中。建议做好传统拜师学艺、课堂教学指导等传授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传统文化进学校”“传统文化进社区”等活动,邀请年画艺术家和茶文化传承人,到学校中演讲,将教育作为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播的有力途径,培养工艺匠人。另外,开发线上教学渠道,特别是数字技术教学,通过远程教育为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结合的传播创造条件。

4.4开发新媒体文化产业

新媒体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现代信息技术在此环境下也得以飞速发展,并且带动了文化产业的进步,开始在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得到普及。新媒体的普及使得文化产业在文化及经济市场中广泛传播,也拓宽了文化产业内容以及发展空间。实际上文化产业和社会产业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基于不同产业的支持,也为新媒体文化产业夯实的发展基础。新媒体、信息技术则作为不可或缺的载体,为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结合的传播提供支持。新媒体文化产业是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的推动载体,也是实现广泛传播的重要技术性要素,不仅充分融合了时代元素,还与新媒体网络传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此外,了解新媒体在信息时代下的重要地位,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独特性,若没有得到正确应用,反而会限制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基于此,务必要明确认知新媒体独特性,同时发挥便利性、快捷性优势,拓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结合的传播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武强文化与茶文化同属我国传统文化范畴,要想在现代环境下得到广泛传播,必须要做好宣传与传播工作。基于新媒体网络背景,摸索武强文化与茶文化结合点,利用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等全新技术形式,对传统文化与艺术呈现形式进行创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武强年画和茶文化,在实现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拓宽其在新媒体网络中的传播范围,提高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鲁禄.新媒体时代茶文化在民族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和融合[J].福建茶叶,2021(08):147-148.

[2]刘晨.民间崇拜视野下武强年画风格特征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5):28-29+32.

[3]吕欢.浅谈红色文化与茶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21(07):229-230.

[4]王易.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福建茶叶,2021(06):220-221.

[5]王玉清,王建伟,李密生,李可强.建立数据库对河北武强年画的传承与保护[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04):53-58.

[6]魏鸿飞,于芳,张宁,李世东,刘贺明.提升武强年画品牌影响力的可行性分析[J].戏剧之家,2020(03):118+120.

[7]刁卓越,梁昭华.论武强年画中的求全心理——以辅助装饰元素为例[J].艺术科技,2019(11):132-133.

[8]张宗登,刘静芝.武强年画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的统计与分析(1990—2018)[J].民艺,2019(04):28-32+161.

[9]甘雨,刘立军.作为建筑元素的武强年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皮革,2019(04):14.

[10]张帆,刘栋.传统工艺走进现代农村文化生活——以武强年画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4):223+222.

[11]赵静义.现今木版年画的发展启示——以武强年画和朱仙镇年画比较研究为例[J].大众文艺,2018(10):50.

[12]李丹丹,张铁蕊,宋端.互联网时代语境下武强年画传播艺术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4):369+371.

[13]陈凌.老手作掘出新价值——河北武强木版年画设计研发新思路[J].中国艺术,2018(03):52-56.

[14]尉海莹.跨越国界的茶文化传承与发展——关于第十五代千宗室的茶文化论文的启示[J].大众文艺,2020(05):250-251.

作者:杨粮称 张帆 李世东 单位:衡水学院 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