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时间:2022-05-06 16:11:32

导语: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调查与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随机抽样方式,运用SCL-90量表对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线上施测。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的大学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逊于男性,且在精神疾病方面的差异存在显著性。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据此提出“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四位一体

随着多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人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充斥着,而青年学生往往缺乏对信息的筛选和鉴别能力,再加之多为独生子女,致使他们的正常情绪无法得到排解,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而进入大学后,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又面临着学习和生活的双重挑战,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并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关教育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工具

本次调研对象为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在读大学生。采用SCL-90量表进行评分[1]。该量表共90题,评分标准为1~5分,程度逐级增加。1分表示“从无”,5分表示“严重”[2],若分数≥2分即判定为阳性,表示存在心理异常。

1.2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单位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差异分析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被调查者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15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083份,有效率为94.17%。其中男生65名(6%),女生1018名(94%);大一学生603名(55.68%),大二学生435名(40.17%),大三学生45名(4.16%);学前教育专业学生847名(78.21%),早期教育专业43名(3.97%),幼儿健康与发展专业学生193名(17.82%)。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在1083名被调查者中,检出有躯体化障碍者111名,占10.25%;有强迫症状者267人,占24.65%;人际关系敏感者188人,占17.36%;有抑郁症状者181人,占16.71%;有焦虑症状者138人,占12.74%;有敌对情绪者173人,占15.97%;有恐怖症状者140人,占12.93%;有偏执人格障碍者167人,占15.42%;有精神病症状者136人,占12.56%。在九个因子中,检出占比最多的为有强迫症状者,有躯体化障碍者最少。心理健康总体得分1.21分,得分较高的有强迫症状者(1.32分)、人际关系敏感(1.26分)、抑郁症状(1.25分),躯体化障碍得分最低(1.14分)。

2.3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差异

通过t检验进行性别差异分析,女性在躯体化障碍、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九个方面的均值均显著高于男性,说明男性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在精神病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4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差异性分析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大一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方面高于其他年级;大二学生在强迫症方面高于大一和大三;大三学生在各方面均低于其他年级。在心理健康的九个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讨论

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在9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均有检出,表明当下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当人们面临生命威胁时,会对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3]。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逊于男性,且在9个维度上均逊于男性。在精神病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女性在心理排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引起学校管理部门的重视。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差异不显著。为缓解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4]。

3.1以心理普查为基础

每年定期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通过心理健康普查掌握第一手数据,并筛选出中高危名单,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中高危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沟通,建立心理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定期关注。同时,将中高危学生名单告知辅导员,构建与辅导员的育人合力。

3.2以日常发现为补充

部分学生在心理健康普查时会存在隐瞒情况,突发状况也会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因此为了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辅导员要在平常学习、工作中多留一份心,深入学生宿舍与课堂,借助班委的力量,使学校心理教师、辅导员、任课教师、班委拧成一股绳,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3.3以汇总建库为抓手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库,对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具体心理问题、心理问题解决频率、心理问题解决措施、心理问题解决效果进行详细汇总,后续若出现同等问题,可通过数据库快速找到解决措施,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抓手,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4以家校共育为保障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家长作为学生成长的长期陪伴者和影响者,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育人效果,应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双方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情况,共同制定学生的帮扶案例,帮助学生尽快走出阴霾。

参考文献:

[1]冯正直,张大均.中国版SCL-90的效度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04):481-483.

[2]王国花.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7):165-167.

[3]韦耀阳,刘伟.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教育阻抗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4):114-119.

[4]周海丽,陈盈.疫情防控期“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南方论刊,2021,(05):96-100.

作者:仇亚兰 单位: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