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5-06 14:45:20
导语:高中文言文教学问题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质效的提升,不仅依赖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样也离不开教法的优化。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课文为例,在分析了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夯实基础;教法优化
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巧的把握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新课改背景下,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因而有必要从夯实基础的角度对教法优化策略进行探究,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教学指导。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过于功利,背诵式教学不利于文言文基础的夯实由于中小学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的目标始终存在着明显的功利化色彩。相较于语言艺术、语文思维、文学内涵等,教师更加侧重对文章大意的解读和考点知识的提炼。这种以考试为唯一目标的背诵式教学,使得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却无法有效提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及古文运用能力。2.教学思想过于僵化,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些中学语文教师文言文素养不高、思想僵化,许多教师只能结合教材和教辅材料进行文言文教学,没有真正了解和把握文言文中的蕴涵的深刻思想,对作者的时代背景、个人性格等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教学时对文言文的内涵解读浮于表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学生文言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造成教学质效的低下。3.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未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作用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文言文学习,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一些相关知识,但许多教师仍然采取“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未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更没有有效组织学生开展互动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导致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思维受限,核心素养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二、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1.优化课前预习,促进课堂教学精准高效课前预习是夯实学生知识基础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优化。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课前预习,也要考虑到学生对于长篇文言文的整体把握能力,对学生的预习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以确保预习的效果。除了课文内容以外,课前预习还应当尽可能地囊括作者概况、文章的历史背景等相关资料,使学生最大程度地了解相关资料,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例如,在《短歌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内容,对三国时期的政治、历史、经济、军事等进行适当的了解,特别是对作者曹操的奋斗历程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更深刻地领会曹操创作《短歌行》的目的和心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三个预习提示:第一,熟练阅读全文,把握乐府诗的韵律和节奏;第二,对照课本,必要时借助参考文献或网络检索,识别每一个生词的读音和含义,并结合上下文领会其深意;第三,结合作者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归纳和提炼。通过这一系列的预习提示,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效预习。在课堂教学的前期,教师可以采取导学、领学及验收的方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视,解答学生在预习阶段发现的问题,使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有序地衔接起来,促进教学质效的提升。2.优化归纳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归纳总结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言文词性、句式及特殊词句的归纳技巧,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加自觉地开展自学活动。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全文进行反复诵读,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实词、虚词用法及大意之后,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归纳和提炼。当有的学生过于深究文中的复杂词句时,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让他们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特别是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对郑文公劝烛之武,以及烛之武劝秦君的语言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如何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劝说对方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特殊词句,着力夯实文言文理解和运用的根基,使学生的古文素养得到切实提升。3.优化互动教学,推动学生思维和认知的发散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互动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文言文运用中加深对古文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更好发展。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互动教学的环境,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选择一篇文言文,在独立阅读之后进行小组讨论,摘抄文章的优秀字、词、句,分析作者撰写此文的目的,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从而从不同角度进行文章解读,促进文言文学习质效的提升。例如,在《过秦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小组进行阅读和讨论,深入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对文中的描写手法和遣词造句进行精读,并提出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如有的学生提出秦亡不仅是“仁义不施”,同时还有刑罚严苛的问题,刑罚过重导致了百姓的群起反抗;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国家治理与班级管理一样,都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和管理,但同时也需要关注人民的生活,严管厚爱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当然,也有学生从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如“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等句子,文字对仗、结构工整,反映出文言文对用字的高度艺术追求。在互动教学中,学生不仅强化了对文言文的理解,还与其他同学或教师形成了观点的碰撞,促进了学习效果的不断深化。4.优化课外阅读,提升学生文言文的知识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推动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有效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积累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文言文水平的逐渐提升。课外阅读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对教材以外的文言文进行随意阅读,而要围绕教材已有的文章,帮助和引导学生搜集结构相似、主题相近、内容相仿的阅读材料,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重大历史背景的文章,可以选择同一时期的文言文进行略读,使学生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该段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知识。例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史记》一书,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司马迁乃至西汉时期的文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学习和掌握书中记载的名人轶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外阅读进行精美词句的摘录,特别是在不同篇目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要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该词句的特殊含义,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言文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六国论》《阿房宫赋》等其他叙述春秋战国历史的文言文,与《鸿门宴》的主旨、结构、内容等进行比对,分析不同时期的文人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看法,以及行文、措辞的特点,进而剖析作者在进行历史解读时的个人心境,指出客观记载历史与借古喻今的区别。通过课外阅读教学,学生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文言文知识,还能够在文章比对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本意,认识到“文随心动、情由景生”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感知文学、领悟文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提出,使得中小学语文教育更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夯实基础、培养习惯、增强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优化教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筑牢根基,让教学活动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效。
作者:许静
-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写作教学改革路径
- 下一篇:国内外医保总额预算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