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时间:2022-05-05 11:38:38

导语:高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摘要]现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多,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的招聘规模呈现缩减趋势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以求有效解决其就业问题。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影响因素,结合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有效进行就业指导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又是就业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质量不仅关系着自身价值的实现,还对维系社会稳定、促进家庭和谐、检验高校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一)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能够促进社会稳定

经济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通过就业获得劳动报酬,又通过消费等行为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这有助于社会不断进行再生产。这种有序的生产与消费能够为更多人带来经济收入,有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

(二)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能够增进家庭和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高校每年的入学人数不断增多,高校学生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主体。在家庭中,年轻的大学生也逐渐成为主要的建设者[2]。所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够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减少因经济问题带来的家庭矛盾,有利于和谐家庭的构建。

(三)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体现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体现了高校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专业培养质量的优良性。在一般情况下,高校的教育质量越高其学生的就业率就越高[3];而高校的教育质量较低的话,其学生的就业率则可能不会太理想。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

(一)学校层面

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层面主要有三方面影响因素。1.制度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高等院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需要一定的制度来保障,但不同院校对于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高校在就业制度保障机制的建设上存在差异。制度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面临更多的问题。2.学校就业工作相关人员的专业性不强。高等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应该了解国家及地方政策,这需要学校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指导,负责这一部分工作的主要是高校的辅导员。但辅导员老师大部分也是刚接触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4],在面对不同学生的就业问题时业务能力可能存在欠缺,对于指导毕业生个人简历和面试技巧方面也稍显力不从心。3.高校提供的就业资源较少。一般高校中,参与指导大学生就业的队伍成员角色较为单一并且其工作成效并不显著,所以对于帮助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积极作用。此外,高校所提供的学生就业资源和就业渠道也十分有限。

(二)学生自身层面

除了外在环境的影响,学生自身层面也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市场发展趋势不一致。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不高,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被录用的单位又不愿意去,这是高校部分学生找工作难的一个问题。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的就业意愿为考公务员,就算考公失败,也依然会选择继续考[5],对于到专业对口的企业里去工作,他们并没有很高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招聘单位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往往缺失实践经验,不符合单位所提要求。2.个人能力欠佳。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求职能力是影响就业的直接因素。在求职环境中,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就业成功的基础,但良好的求职能力是通往成功的桥梁。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学会包装和推销自己,把自己的优势传播出去,这样才能让招聘单位了解到你甚至录用你[6]。3.缺乏良好的就业心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许多高校毕业生会争相涌入大城市去寻找工资高、职务稳定、发展前景好的工作,但对中小城市、规模不大但却很合适的企事业单位鲜少过问。这样的趋势不仅使得自己的就业压力大增,还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7]。

三、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一)企事业等单位用人体制的弊端

招聘单位在招聘时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过高。许多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录用会设置很多条件,如是否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不是中共党员、是否获得过奖学金,有无工作实践经历等。诚然,通过这些筛选和条件的设置筛选出部分优秀人才,但没有达到这些条件的学生也不一定不优秀。这种格式化、标签化的用人方式会使许多学生的潜力遭到遏制甚至埋没。

(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对接偏离。某些高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及时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改革,这就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这种滞后性不仅带来资源与人才的浪费,还不利于时代与社会的发展。2.高校与社会信息不对称。高校需要深刻掌握现下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了解地方当地的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发展前景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实际和人才要求。如果不去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就会使得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带有盲目性,从而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情况。

四、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当今社会,大学生们毕业后的选择主要有考研、创业、工作三条道路,而选择进入社会工作的大学生在面试以及工作的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不同的、在校园环境里未曾经历过的状况,这个时候,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些能够在毕业后有着比较顺利的工作过程的人往往有超常的心理素质,而不错的心理素质对他们的工作也有着很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毕业生突然脱离学校单纯的环境走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他们要适应不同环境的变化,要实现从学生到工作者角色的转化,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助去实现。总的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毕业生选择工作目标并实现它,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并在思想建设领域不断拔高自己的积极促进因素。在多年校园环境的熏陶和知识的汲取中,毕业生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充满自信,这能使得他们在就业大军中从容不迫地表现出自身该有的优秀素质。以上也是高校之所以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原因,高校在向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他们在择业、就业方面的思想政治觉悟,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

(一)深化辅导员对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认知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在社会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领导、企业等不同群体也向他们投去了目光,在领导的重视、企业的青睐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毕业生就业的质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现象,最基本的原因是辅导员在大学生在校时对他们的培养过程中采用的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方法。这不仅仅包括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更加符合,也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华。也就是说,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每个人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这是高校职业教育课程坚定前进方向的要求,也是社会各界对教育发展的更高期待。

(二)加强辅导员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

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在社会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毫无疑问,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这一情况,辅导员在指导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就需要做到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让学生接受求职失败的能力增强,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辅导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将自己的求职、就业经历运用到教学中,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与此同时,辅导员也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能力等进行有效评估,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并能对自己的优势和就业之间有所思考,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优点并在就业选择中充分展示出来,成功就业。2.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来说人才的竞争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想要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就要提高综合素质的竞争。所以辅导员在指导就业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求职时的综合竞争力,为大学生毕业就业求职奠定坚实的基础。3.广泛搜集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也要留意与就业有关的信息,这就要做到与用人单位及时沟通交流。在收集信息的同时,辅导员也要运用自身的辨别能力对就业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出适合学生的、有用的、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并第一时间传达给学生,并解答学生反馈的困难与问题,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保障。4.对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和走访。辅导员在指导就业时,应该从就业成功的毕业生所在单位获得有效的回访信息,将其用在对于社会需求的有用之才的培养之中。在指导过程中,辅导员要在创新科学的指导方式的同时把以人为本的原则放在第一位,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开阔自己的就业渠道,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总之,辅导员在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时就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与职业观才能对其职业规划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一是在完善就业要求的基础上,开设必修公共课程,指导就业教程。二是设立有关的职业教育课堂,有利于引导同学们参加丰富的娱乐休闲活动,带动学生进行自我认识的分析,开展专业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也能树立良好的校风与学分。三是,在开展就业和专项指导的同时,邀请过去优秀毕业生打入到应届毕业生里,深入了解应届毕业生,帮助同学们了解当先就业形势,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和意见。然后是要对各个时期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有一定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指导。同时学校还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建立专业的心理救助队伍,还要为在校的学生建立就业档案,时刻把控、干预、了解学生的就业状态。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进来,参与到对自身个性的评估了解中,清楚自己的特长、爱好、气质,为就业之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路径[C]//.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62-65.

[2]韩芳.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价值及意义——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21(06):117.

[3]王优玲,胡浩,李伟.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上半年重点群体就业形势观察[J].中国产经,2020(15):41-42.

[4]杨翊,包丽丽,李瑶,等.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9):152-154.

[5]祖帅,张晨静.试论就业指导在促进医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1):183-184.

[6]李芳华,张智林,孙立权,等.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及辅导员工作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与社会科学版),2022(03).

[7]高等院校辅导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以及自主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

作者:孙佳钰 单位: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