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PBL教学与人文教育探讨

时间:2022-04-28 15:54:31

导语:病理学PBL教学与人文教育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病理学PBL教学与人文教育探讨

摘要: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中蕴含丰富的人文教育理念,按照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在病理学pbl教学实践中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有效融合,真正发挥PBL教学法的优势,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从课程考试成绩和综合问卷2个方面来评价PBL教学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提出病理学PBL教学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的关键在于要把握好人文教育的“度”,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

关键词:PBL教学;专业教育;人文教育;病理学

1病理学PBL教学中蕴含丰富的人文教育理念

“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也是现代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的根本要求[2]。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专业知识与人文教育要融会贯通,使医学生明学理、明医理、明情理、明真理,增强“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专业思想,培育职业情怀,激发学习动力,才能实现育人目标。病理学是一门与医学临床课程紧密衔接的基础课程,具有临床性质,包含多学科的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为了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很多教师应用PBL教学,以具体病例为先导,引导学生参与问题式讨论内化知识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实质上PBL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理念,在应用PBL教学时不能把专业知识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完全割裂开来,应该从课程特点出发,构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更好地发挥PBL教学的优势,更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病理学PBL教学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

2.1教学组织

本文以肿瘤章节为例,按照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融合,分为3个阶段进行教学设计。见图1。2.1.1第一阶段课前准备课前准备要完成病例设计、问题预设和学生分组3项任务。教师在课前与临床肿瘤科教师进行探讨,精心筛选能够很好体现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肿瘤临床病例。本课程选取了肿瘤中晚期患者1例,多发转移,失去临床治疗价值,从对肿瘤患者的关爱情怀导入。问题预设环节是病理学PBL教学的重点,本课程预设的10个问题中有7个是专业问题:如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组织结构等;有3个是人文教育问题:医患关系问题1个、医疗与社会关系问题1个、职业素养问题1个;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融合。在肿瘤章节PBL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情境的角色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为医生组、患者组、患者家属组。角色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如针对中晚期肿瘤患者治疗方案,医生组会给出手术联合化疗、姑息治疗等可选择方案,患者组和患者家属组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极大调动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分组研讨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专业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1.2第二阶段课程教学肿瘤章节PBL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授,并引导学生围绕创设的问题进行组间讨论,预设问题中专业问题占70%,学生小组围绕专业问题进行研讨,能够促进专业知识的内化吸收。预设问题中30%比例的人文教育内容,学生小组围绕医患关系、医疗与社会关系、职业素养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把握讨论的方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人文教育问题尤为关注,讨论热烈,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由“教师讲学生听”转换为“学生讲教师听”,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2.1.3第三阶段问题总结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观察者、引导者、促进者,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总结,建立点、线、面的知识框架,对学生课堂表现及知识掌握程度作出评价。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切实关注和理解人文问题,并适当进行课程“留白”,引导学生围绕相关问题进行自主思考。

2.2教学评价

本研究从课程考试成绩和综合问卷2个方面来评价PBL教学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学生成绩=期末成绩(60%)+实验考试(30%)+平时成绩(教师评价5%+学生自评、生生互评5%)。平时成绩考核点落在学生参与课程的状况,如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课上讨论等[3]。把人文素养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同伴关系良好、团队协作意识等。34%的学生平时成绩得8分,近50%的学生平时成绩得10分。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我们对比了2015级、2016级中医学专业病理学期末考试,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2015级学生平均成绩为73.05,采用人文教育融入PBL教学模式的2016级学生平均成绩为75.31。结果表明,PBL教学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培养了学生对于生命的敬畏,对未来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习热情,提高了病理学教学效果。我们通过网络问卷评价病理学PBL教学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调查问卷主要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感知、人文素养5个方面内容。对2016级中医学专业4个班级,共121人进行问卷前测和后测,比较前测、后测得分,结果显示,学生认同PBL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人文关怀和感知能力显著增强,人文素养得到了提升。见图2。

3.把握好病理学PBL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度

这个“度”有3层含义:(1)广度。即人文教育包含的内容。在病理学PBL教学实践中,从医学法律层面、医学伦理教育层面和医者仁心的道德层面进行病例与问题的设计,既符合病理学课程特点,又把握了人文教育的内容。(2)深度。即人文教育应贯穿于病理学PBL教学的全过程,从问题的设计到问题讨论,再到问题的总结,每个环节都要融入人文教育的要素,使人文教育成为病理学PBL教学的灵魂,增强专业课程教学的感染力。(3)适度。病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是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所占比例要适度。实践证明,专业知识内容占60%~70%的比例,人文教育内容占30%左右的比例较为合适。

4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是病理学

PBL教学中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融合的关键美国学者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仍然留在你心中的那些东西”[7],即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对医学教育来讲意义更为重要。教师要想把内容繁杂枯燥的医学基础课程讲好,不能仅仅局限于针对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赋予课程教学以“情感”和“情怀”。运用PBL教学法改善教学主体关系、增强教与学互动,挖掘PBL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要素,让PBL教学因为具有人文的要素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引发学生对专业认知的情感共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医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获得高尚的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的熏陶,实现医学教育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凤丹,杨万山,李香丹,等.病理学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2):972-974.

[2]曲巍,张锦英.医学人文与医学教育改革[J].医学与哲学(A),2015,36(4):1-3.

[3]胡敏,韩要武,钱琛,等.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63-64.

[4]万磊,刘健,黄传兵,等.基于“卓越医师”培养的PBL、CBL、Seminar多轨模式在中医风湿病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24):1-2.

[5]周路红,王蓓,李俊.医古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24):3-5.

[6]李霞.思政教育融入康复评定学专业课程的改革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24):164-166.

[7]濮燕屏.论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1):33-36.

作者:于丹 王莹 潘茜 王哲 井欢 高原 刘春英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