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时间:2022-04-28 10:50:26
导语:中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了响应“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适应机械制造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例,根据机械制造产业链的岗位要求,专业群课程设置按照企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确定,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并对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给出详细阐述。
为适应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大力推进了专业群建设,促进了中职学校“增效提质”。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促进专业协调发展,形成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涵盖模具制造技术、焊接加工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技术共4个专业在内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分别对接数控机床编程与产品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加工、产品质量检测等相关岗位。根据机械制造产业链的岗位要求,专业群课程设置按照企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确定,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
1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专业群课程体系特征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质是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学生通过完成相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工作”,最终获得某一职业能力和资格。以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对应零件加工、零件成型、部件焊接、部件测量检测等岗位,充分考虑中职人才培养教育规律与职业能力成长规律,转换各个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生毕业可获得职业能力和资格,并利用专业群的课程互享优势,学生有可能获得更多职业能力和资格,即“1+X”。完成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人才培养与职业工岗位需要“无缝”连接。
2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框架
围绕“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所面向的零部件设计制造产业链,通过分析岗位群工作任务、人才需求、技术与服务领域等,依托我院机械加工的发展,建立了“基础课程共享、核心课程分立、拓展课程互选”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见图1。
2.1搭建思政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体系
专业群课程思政全面融入课程建设,强化立德树人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全面融入管理和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构建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育人体系,在培养目标中体现课程思政导向、在毕业要求中制定课程思政指标、教学大纲中蕴含课程思政目标、教案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和内容,全方位构建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育人体系,在此基础上还着力开发课程思政共享平台,致力于实现课程思政资源的共同建设和共享,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体系的有机结合,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2.2基础课程共享:巩固职业基础能力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融合四个专业形成的集合,围绕机械行业和技术领域的原则。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具制造技术、焊接加工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技术四个专业的学生所必需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是一样的,可开设同样基础课程。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设置德育与现代企业管理等10门公共基础课程,机械制图等8门专业基础课程,诗歌鉴赏等10门选修课,开设学期为1、2学期,满足专业群学生所必需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突出培养现代社会对人所要求的最基本素质,保证毕业生可持续发展。基础课程共享即实现教学资源整合共享,又能稳定师资队伍。
2.3核心课程分立:提升职业专项能力
由于专业群内各专业所涉及的职业岗位不同,因此所授课的核心专业课也不同,所以核心专业课程分立。核心专业课开设学期为2、3、4学期。例如,机电产品检查技术应用专业,根据其核心岗位需要,设置产品质量检测实训、简单零件加工实训、零件测绘实训等5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专业群里不同专业的核心课程,大部分是专业一体化课程,对接工作岗位,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载体为典型工作任务,理实教学融通,并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双元育人”为试点,落实“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全面涵盖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使专业一体化课程能够满足从职业技能从初级到技师及行业联合认证的培训与考核要求。
2.4拓展课程互选:拓展综合职业能力
互选课程着重在于校企共建课堂,引入企业开发项目,鼓励学生进行专业的精深研学与跨专业的拓展学习。拓展课程设置在第5学期。在此阶段,学生对本专业的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专业群课程体系就为学生拓展知识和技能构建了不同技能方向组合的“多路径”个性化学习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展需要选择拓展课程。拓展课程主要有两类拓展课程,零件特种加工等6门专业拓展课程,职场礼仪等6门素质拓展,同时开设拓展课程平台,可供专业群各专业互选与共享,让互选课程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内容上更加高深,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跳得更高,凸显出更高的学习成果,成为复合型成才,拔高毕业生就业优势。
3构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策略
建立了“基础课程共享、核心课程分立、拓展课程互选”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为使课程体系有效实施,为满足机械制造产业链的岗位要求人才,应统筹规划、设计教育教学管理、教学团队和教学条件等方面。
3.1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完善学分制
为解决专业知识整体分割的问题,可通过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机械加工专业群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互选课程,每一课程设置相应学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基础选修课都是基础课程。必修课有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是基础理论课程,是各个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包括数学、德育、机械制图和体育等课程,而基础课选修课由学生自选,如诗歌鉴赏、科学与自然课程,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培养,计入学分。核心课为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全部为必修课,学生必须通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得到相应学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自选拓展互选课程,并达到所选课程考核要求,可获得相应学分。申请毕业的条件: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分的要求,所选课程获得的总学分满足要求。当学生某一门必修课考核不合格,不能获得相应学分,必须申请重修;当学生某一门选修课考核不合格,不能获得相应学分,可以申请重修,也可以通过修相同学分的其他课程的来替代,但是选修的课程必须是符合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要求的课程。
3.2校企合作,开发专业群特色课程
针对机械加工生产线的岗位能力需要,与机械制造相关企业深入合作,共同开发实践教学内容、实训课程。合作有两类,一是校内传统实训课程,如数控机床加工实训、冷冲压模具制作、钢结构件焊接实训和零件测绘实训等,重点在实训内容的选择上,具备典型的专业特色,体现工作领域与技能要求;二是有针对性地合作,比如师资、教材、实施、评价多方面与企业合作,提高实践能力,提升本专业群特色的实践课程。按照新时代职业内涵的变化和企业转型升级后岗位用人需求的变化,课程建设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以职业岗位工作为依据,从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有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等,构建完善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
3.3建设“三结合”机械制造实训基地
围绕专业群所服务的就业岗位群,依托多方力量,如政府、企业和行业等,建设“三结合”机械制造实训基地。“三结合”实训基地,即:校内实训基地、“校中厂”实训基地和“厂中校”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主要负责专业课程教学、技能实训、竞赛培训、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社会化培训等,由学院独资、管理。“校中厂”实训基地主要负责本专业(群)师资的顶岗培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典型实训项目及产品生产、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及实训等,以学院投资为主,由学院计划管理。“厂中校”实训基地,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开发及实施、相关专业师资轮岗培训,是企业独资,产权归企业。
3.4创建先进的数字化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围绕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校企之间搭建信息化平台,将企业的资源引入教学,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群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学效益,开发虚拟工艺、虚拟车间、虚拟工厂等,可作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按照核心课程群与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建设由优秀数字化媒体素材、优秀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专业群教学支持系统,创建先进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在专业群内,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
3.5建成“双师”型教师队伍
根据专业群教学需要,整合专业群相关专业专兼职教师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发挥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教师的优势。同时通过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具有现代职教理念、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满足专业群各专业教学需要和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
3.6工学结合模式
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工学交替,按照跟岗实训、顶岗实训要求,第二学年(三个月)和第三学年选派专业群学生到企业开展生产性实训。将企业培训内容融合到教学中,以实训基地为依托,通过校内外生产实践和顶岗实习等方式,开展产学结合,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4结论
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促进专业协调发展,适应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按照企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确定专业群课程设置,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为本校其他专业提供示范,带动相关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爱云,单艳芬.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以高职五年制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为例[J].南方农机,2021,52(07):149-151.
[2]牛江瑞,许影.“1+X”证书制度下土建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J].山西建筑,2020,46(21):187-188.
[3]曲秋莳,纪争,周丽,等.“双高”背景下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5):64-67.
[4]杨永春,魏娜,靳宇星,等.交通特色的机电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6):36-38.
[5]蒋建峰.产教融合视域下基于工作过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研究———以云计算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36):54-55.
作者:莫荣林 唐杰 王安知 单位:广西机电技师学院
- 上一篇: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 下一篇:笔墨文化元素对国画创作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