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思想及启示
时间:2022-04-28 09:26:51
导语:语文教育思想及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他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选择性地吸收融合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中国近代语文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力求通过对梁启超的审美教育观、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推动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梁启超;语文审美教育;阅读教学;作文教学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纵观其一生,他的教育活动是他实践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他长达1400多万字的论著中,他十分注重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对于语文教育,他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语文审美教育观念到阅读教学构想、作文教学构想,他都对其进行系统论述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改革,仍有许多借鉴意义。
一.语文审美教育思想
古往今来对教育的论述中,美育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过渡时期,中国的美育理论在与西方的文化碰撞中应运而生。梁启超在早期美育理论尚不成熟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并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以“美”为基础完成了他的育人思想。语文课是育人的首要途径,因此审美教育也成了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梁启超的审美教育思想包括情感教育与趣味教育两大内容。他大力提倡情感教育,主张通过情感与教育的高度结合来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早期,梁启超提倡的情感教育是基于救国救民的目的,强调情感教育的社会性。后期,这种情感教育逐渐侧重于个体的生命价值。但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这种情感教育都强调通过审美者对艺术的欣赏来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情感。他不仅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作了集中论述,对情感教育的实施也作了详细论述。梁启超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艺术的权威即能将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它令它随时可以再现。”①鉴于此,梁启超提倡用文学,书法两门课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他试图通过艺术情感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学作品的审美的价值观。此后,他进一步挖掘文学艺术作评中蕴含的情感美。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梁启超审美教育思想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趣味教育。他自称:“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对于趣味的定义,他说到趣味首先是快乐、高兴、有兴趣,而这种快乐高兴,不仅是欲望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由此可见,梁启超主张的趣味教育是学生有昂扬向上的状态和乐观的态度。梁启超曾经说过:“在今日学校各项课程之中,最为重要者固属国文,而教授最感困难……学生除有生性特别的嗜好外,最感觉干燥而无生趣者,亦唯国文。”②梁启超指出,语文学科是所有课程中最重要的,但也是学生认为最枯燥的。因此,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成为国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如何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梁启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是教师要正视教育蕴含的趣味。他以种花为喻,认为自然界最有趣味的事是种花,种花只要你有一分心力,自然有一分效果还你。教育亦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生命是合二为一的,只要你用心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也会用成绩回报你。其次,因为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学问可以终身学习研究,这是最快乐的事。这充分说明了教育的趣味性之浓厚,因此,教师要培养自己的教育兴趣,有教育热情和激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课堂中的热情,自然而然地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二是教育要唤起学生趣味。他主张教师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时,给他们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注射式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循序渐进引导,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同时,当学生对某种知识有一定兴趣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种兴趣加深加厚。三是要把趣味当作教学的目的而不是手段。梁启超指出,教师要想尽办法“唤起学生对于学问的趣味”,③使学生在趣味的驱使下学习知识。此外,教育家要教会学生为学问而学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只有这样,趣味才能终身不衰,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关于审美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梁启超认为,审美教育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法宝”和“利器”,他将审美教育思想作为他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语文教学实际,以文载美,以美育人,将美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二.阅读教学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梁启超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他提出了以下意见。
(一)教授阅读文章要分期分类
所谓分类是指对文章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梁启超按照文章的类型及难易程度将文章分为记叙文、论辩文和情感文三大类。又因为情感文“含有美术性成分多”,专业性强,不便于学生接受。所以,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记叙文和论辩文上。他主张在一学年中,第一学期教记叙文,第二学期教论辩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教学模式。梁启超指出:“讲记叙文时,先讲静态之文再讲动态之文,讲论辩文时先说谕倡导,后对辩,论小事的在先,论大事的在后。”④其次,他认为教材选文要按文体分组分类。这种按照文本类型和文章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分类教学的思想,能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专攻学习一类文章,有助于学生学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二)教授阅读要让学生分组比较
因为语文课堂时间有限,梁启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启发学生自主预习并多看选文。在文本篇目上,以组为单位,一组一组地讲;在时间上,以星期为单位,两星期或三星期讲一次。譬如讲记叙文时,老师先选十篇令学生看,教师只需教会学生如何看,使学生明白,同一类的文章,有不同的方面,或同一类题目,必须如此来写。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十篇一组的文章中纵横比较,有效进行学习迁移。
(三)教授阅读要让学生讨论
对于阅读能力稍低、理解力不够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一组文章加以比较再讲给他们听;对于基础较好,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教师要让他们在课堂上讲,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给予反馈。最后教师再讲明要点。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得到锻炼,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古代作文教学受八股文影响一直存在僵化、古板的弊端。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先行者们为改变作文教学弊端做出了巨大努力。其中,梁启超以其独特的作文教学理念为解决写作教学的弊端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指导。
(一)教写作要令学生学得“规矩”
所谓“规矩”,就是“该说的话——或要说的话不多不少原样说出,令读者完全了解我的意思。”⑤即教师要要求学生在写作前搜集材料,再根据作文要求过滤掉不该说和不必说的话,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说得合理。此外,他对作文的文法教学也提出了要求,他认为,教授作文首要注意的是文法。文法问题,小学时就应该教授,中学时就应该具体讲怎样构成一篇文章。另外,梁启超对还作文的种类加以明确,详细了各种文体的写作“规矩”,给学生作文以指导。
(二)教会学生整理思想和素材
在作文的预备阶段,教师教以作文理法。梁启超指出:先教学生以整理思想的主要条件,使他知道看文如何看,作文如何做。⑥也就是说,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整理思想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作文理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学会作文。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素材,帮助学生提取有用的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作文。
(三)写作命题适量,令学生少作精作
在写作教学上,梁启超要求教师重质量,轻数量。他提出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不能一味要求学生多写,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灵活训练。中学生须“每学期作文次数少则两篇,多则三篇”⑦,过多的写作任务容易让学生为了应付作文拿着同一个模板反复套用。同时,梁启超认为,做文章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去搜集材料,斟酌字句,精心组织,仔细打磨每一篇文章,提高作文的质量。
(四)注重作文的修改与评价
梁启超指出:“评价宜专就理法讲,词句修饰偶一为之”。⑧即教师评改学生作文时如果只注重词句而忽略学生的行文思路就无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改作文时,应注意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组织是否恰当。对于作文评改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教师面评、学生自评、小组互改、师生共评四种方式相结合的作文评改方式。在评改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指导,观察学生评改过程,如此反复锻炼几次,学生不仅能够学会作文的评改,也能将一些易犯错的问题熟记于心,在写作中遇到时便能迎刃而解。这种多元化作文评改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中国语文教育历史悠久,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变和发展,在变革中不断向前推进。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育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汲取优秀语文教育家的经验,在学习和反思中推动语文教育进一步向前发展。梁启超的语文教育思想有着极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节将详细论述梁启超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理念、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启示。
(一)从只重智育到重“情感”教育、“趣味”教育的教学理念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美育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不仅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结构重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激发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欲望。学生审美能力是通过情感和趣味的提升而提升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情感性和趣味性。首先,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优秀作品和经典名著,并提炼其中的情感价值,在学生领悟文章的情感价值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通过文学作品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进而激发学生对美的想象和创造,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其次,对于教师本身,在教学过程中要富有情感,如教学诗歌时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范读使学生沉浸在美妙的朗诵声中,产生美的享受,激发审美情感。最后,教师要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包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及时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激发学生浓厚的审美兴趣。综上,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合理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乐于沉浸在文学作品的情感世界中接受艺术情感的熏陶,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成长为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人。
(二)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内容。梁启超的阅读教学构想给当代阅读教学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在阅读教学方法上,传统阅读教学只注重逐篇逐句讲解文章,学生的参与度低,阅读感不强。梁启超认为,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从范文中探求事理,学习文章立意和结构组织,从而爱上读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和提高阅读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教学。1.让学生多朗读。在阅读课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感受。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读”,不管教学哪种文体的文章,在课堂上都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阅读。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布局立意。课文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教授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带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去阅读文章,不可把文章割裂开。3.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参考书目,布置阅读任务。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提高其阅读能力。4.鼓励学生写阅读体会。教应该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读书的心得,养成以读促写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阅读教学体系方面,梁启超的分组比较阅读法也给现代语文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这种阅读方法突破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学生带来了新奇的阅读体验。在多篇文本的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聚焦知识关键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达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阅读水平提高的目的。
(三)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作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梁启超先生笔耕不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理论体系,为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作文教学改革,要明确写作规范。这个规范即梁启超说的“规矩”,教师要教会学生遵循写作的基本原则,熟悉作文的章法结构。此外,教师要带领学生梳理不同文体的写作规则,只有学生灵活掌握了各种文章的写作规范,写作教学才能得心应手。作文教学改革,要轻量重质。现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作文任务重,学生只能敷衍应对写作。因此,教师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合理布置写作任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收集材料、选择材料,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还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从所见所想中提取素材。”⑨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写作,让学生从作文中感到快乐,提高作文质量。作文教学改革,要重视评改。一篇好的作文,是在反复评改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评改学生作文,首先应注意作文的行文结构和思路,而不是字句。其次,要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最后,要改变单一的作文评价方式,实现作文评改的多元化,使学生能更深入、理性看待自己的作文,进而提高作文水平。梁启超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伟大教育家,是近代语文教育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的语文教育经验,对我们今天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仍然有重大借鉴价值,对促进语文教育的长足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本源.梁启超的语文教育观———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史散论(其四)[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02):1-4.
[2]李华.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刘惠瑾.梁启超的语文教育现代化思想研究[J].语文建设,2014(05):16-17.
[4]王庆庆.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20.
[5]高静茹.《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J].才智,2019(13):184.
[6]王晋.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20.
[7]南祥虎.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综述[J].语文天地,2014(28):36-37.
[8]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全十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梁启超著.梁启超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0]梁启超著.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陈艾欣
- 上一篇:化工行业电商人才培养策略
- 下一篇:普通高校学生群体及社群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