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垦区打瓜栽培技术分析
时间:2022-04-28 09:16:27
导语:奇台垦区打瓜栽培技术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依据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奇台垦区打瓜生产实践,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生育期栽培、灌水、病虫害防治、滴灌施肥等田间栽培管理主要环节和收获环节总结了本地区及周边区域滴灌条件下打瓜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第六师五家渠市东线奇台垦区及周边区域打瓜生产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奇台垦区;打瓜;滴灌;栽培技术
奇台垦区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酷热,春秋季气候变化剧烈,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地势平坦,土壤主要以沙壤土和灰漠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疏松,通气性强,耕性和供肥性好,微生物活动比较强烈,适合打瓜生长。目前第六师五家渠市奇台垦区打瓜种植面积约0.26万hm2。现将该区域滴灌条件下打瓜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产量指标和品种选择
1.1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收获株数4000~5000株/667m2,单瓜籽粒180~200粒,千粒重300~320g,单产200kg/667m2以上。1.2品种选择充分考虑第六师五家渠市东线垦区春、夏季气候特点,选用适合滴灌条件、抗病虫害、增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如新籽瓜一号、黑中片、黑大片、黑小片等。
2播前准备
2.1土地选择选择土地平整、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壤有机质1%以上,pH在7.5~8.5之间、盐碱轻、通透性好的壤土、沙壤土,前茬以小麦、玉米最好,有3年以上的轮作期,切忌与瓜类作物重茬(瓜类、茄科作物如:番茄、辣椒易造成疫病大面积发生,麦茬地易造成种蝇危害严重)。2.2清田在田间墒度合适,人能进地时人工结合机力清田,彻底回收残膜残秆及废旧物品(如:滴灌带、包装物)并拉运出地外再利用或销毁。2.3土壤封闭在耙地前用40%的仲丁灵250~300g/667m2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处理(用水量30~40m3/667m2,喷匀),具体用量根据土壤墒情、播种间隔时间、气温特点、土壤熟化程度、头年草情等而定。播种间隔时间7~10d为宜。2.4种子质量种子质量要求大小均匀,色泽光亮,单粒直径1cm以上,纯度不低于95%,净度97%以上,发芽率90%以上。2.5种子处理2.5.1种子精选选用适合种植的优质高产打瓜种子,做好发芽试验,在晒种前对种子进行人工精选。选出碎籽、不成熟籽及种子内的杂物,保证田间出苗率。2.5.2晒种为了解除种子休眠并杀菌,将种子晾晒2d以上,摊晒薄厚均匀,2h翻1次。2.5.3拌种拌种是预防苗情病害和虫害的有力措施,拌种应结合本地区情况选用种衣剂和杀虫剂。第六师五家渠市东线垦区打瓜苗期病虫害主要为疫病、脚斑病及种蝇,可选用锦华牌福多甲种衣剂,加入一定量的甲拌磷,按种衣剂与种子比例1∶50,甲拌磷按种子量6%比例拌匀。拌后堆闷12h左右摊开晾晒1~2d,定量包装入库。
3播种技术
3.1播种期当5~10cm地温在7~10d内稳定在15℃以上可以播种,六师五家渠市东线垦区一般在4月20日至5月10日结束播种工作。尽量避免低温雨天。防止烂种和板结。3.2播量及播深大片打瓜播量3.1kg/667m2,理论株数4300株/667m2。小片打瓜播量2.5kg/667m2,理论株数4800株/667m2。播深2~3cm为宜。3.3株行距配置大片打瓜地块行距30cm+105cm,采用宽70cm地膜,株距23cm。小片打瓜地块行距30cm+90cm,株距23cm。3.4播种机型大片打瓜地块采用三膜六行,小片打瓜地块采用三膜六行膜上点播。带种肥(磷酸二铵5kg/667m2,硫酸钾3kg/667m2)。3.5播种质量要求(1)适时播种。力争在最佳适播期内播种。(2)播行端正。100m内直线度偏差不超过5cm。(3)同一播幅内行距配置准确。误差不超过2cm,交接行误差不超过5cm。(4)地头整齐。有起落线,做到起落一致,地头无漏播,播种到头到边。(5)播量准确。点播空穴率不超过3%,籽粒分布均匀。随时检查下种情况,定期(2d)清理点播器。(6)播深适宜。播深误差不超过2cm,种肥应在种子下方2cm处,下肥均匀。(7)镇压平整,铺膜平展,紧贴地面,垂直入土5cm以上。(8)种行覆土。种行覆土1.0~1.5cm,覆土均匀严实,宽度5~8cm,留足采光面。(9)滴管带铺设。滴管带铺设位置适中,严禁反铺,随时检查滴灌带铺设装置,防止滴灌带划伤。(10)控制播种速度。播种速度最高不能超过2档中油门,按气播要求转速不低于4000r/min开播[1]。3.6播后管理做好播后补种、压膜、封洞,清扫膜面等辅助工作;滴灌地及时安装设备,做到播一块、装一块、滴一块,滴水量30~40m3/667m2,保证20~30cm的渗透深度,做到足墒出苗。遇雨后人工及时破板结并进行辅助放苗,及时封洞。
4田间管理
管理目标:抓早苗、全苗、齐苗、促壮苗早发。4.1及时放苗及时放苗,膜上点播封土结壳较硬出苗困难时需要人工辅助放苗。4.2催芽补种对80~100cm的缺苗断条及时进行催芽补种,增加亩收获株数,缺苗处也可等瓜秧长长后在缺苗处压分枝。4.3定苗一片真叶时开始定苗,留单株、留壮株,避免拔除,防止伤及健株,缺苗1~2穴处可留双苗。4.4中耕除草打瓜地苗期需中耕1~2次,耕深12~14cm,使行间土壤松软、通透、平整,结合中耕人工除草2~3次。4.5整枝顺蔓当打瓜生长到6片真叶,蔓长40~50cm时,人工整理瓜蔓,防止瓜蔓缠绕影响座瓜率,将幼瓜移离播行30~35cm,减少中后期烂瓜。有条件的可把根部2~3条支蔓去掉,减少养分的消耗,利于幼瓜的膨大[1]。4.6水肥管理根据种植方式、天气、土壤来决定头水时间,即看天、看地、看苗情。一般进头水的时间为6月上中旬,蹲苗期达40d以上或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进头水,弱苗蹲苗期可适当早进水。头水要浇足、浇透。滴灌地滴水9~10次,总滴水量为320m3/667m2左右,滴肥4次,总施尿素35~40kg/667m2。头水滴量为40m3/667m2,同时施尿素10kg/667m2、磷酸一铵3kg/667m2,硫酸钾3kg/667m2,8~10d滴一次水,滴量25~35m3/667m2,二水、三水、四水分别施尿素10kg/667m2、磷酸一铵3kg/667m2,硫酸钾3kg/667m2;尿素8kg/667m2、磷酸一铵2kg/667m2,硫酸钾2kg/667m2;尿素8kg/667m2、磷酸一铵2kg/667m2,硫酸钾2kg/667m2。滴水过程中,杜绝支管、毛管的漏水、跑水现象,避免病害及中后期打瓜腐烂现象发生。打瓜后期进行叶面施肥,施磷酸二氢钾200g/667m2、尿素200g/667m2。下午喷施效果较好,有利于叶面吸收。4.7病虫害防治4.7.1虫害防治本区域打瓜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红蜘蛛一般在6月底7月初开始发生,防治红蜘蛛关键是早调查、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可用专用杀螨剂防治,用喷枪彻底冲洗1~2次。防治蚜虫主要在早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心株采取措施。药剂防治可用对天敌杀伤力较轻的药剂,如比虫啉、赛丹等药剂。4.7.2病害防治本区域打瓜病害主要有角斑病、白粉病、疫病。角斑病:在幼苗期就开始危害,叶表面出现褐色病斑,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在坐瓜期表面出现褐色病斑,渗透到瓜内,影响瓜的成熟和品质。在幼苗期开始药剂防治,可用兽用链霉素100万单位8支/667m2或农用链霉素10~15g/667m2或15%金霉唑40g/667m2兑水20~30kg喷施防治。白粉病发病高峰期在打瓜膨大期,于6月底至7月初开始发病,田间郁蔽时在叶柄和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病斑,长势弱的在叶柄和叶片上出现褐色病斑坏死,最后导致全株死亡。药剂防治时间从6月中旬开始,用12.5%烯唑醇50g/667m2防治2次,发病期喷洒一次石硫合剂,硫磺粉和石灰比例为4∶1,前期0.8~1.0kg/667m2,后期1.0~1.5kg/667m2,防止烧瓜。在有露水的清晨尤其是雨后几天内喷洒为好。疫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轮作年限不够,重茬造成。首先是根部出现病斑或坏死,地上植株出现青枯死亡,防治关键是轮作年限一般要在3年以上,疫病发生面积较大的地块避免种植瓜类作物,发病时间一般从坐瓜初期开始(6月底),要从6月中旬开始预防,用噁霉灵4g/667m2喷洒1~2次,对已发病的条田用72%杜邦克露100g/667m2或68%金雷(金甲霜、锰锌)100g/667m2,水量40kg/667m2以上。
5适时收获
5.1人工摘瓜本区域打瓜收获期小片在8月下旬,大片9月中旬。当打瓜皮色发白,瓜秧干枯,籽粒完全成熟,即可收获。要求摘下打瓜摆放宽度不超过1m,每两膜一排,车道上尽量不摆放,此工作在打瓜机进地前7~10d完成,确保打瓜充分后熟。5.2机械收获和拉运在机械化收获过程中,防止压烂漏籽和丢瓜现象,速度不能过快产生漏籽。注意筛网的完好、光滑,防止漏籽和划伤瓜籽。当天瓜籽要及时拉回,防止霉变,防止瓜籽表皮色泽不好影响商品等级。5.3及时晾晒收获当天及时晾晒,土场晾晒籽粒翘板率比水泥场、砖厂低,晾晒厚度不超过3cm,第一天不要翻动,等第二天晾晒到半干时再翻动,可降籽粒低翘板率,晾晒前准备好防雨用具,瓜籽晒干后及时销售,堆放时不要放在低洼处,随时注意天气过程,在刮风下雨前盖好防雨篷布,防止大风刮脏或刮走瓜籽,防止被雨淋湿,造成瓜籽发黄而无光泽或裂板翘板影响品质以及发生霉变。不同品质的瓜籽要分开堆放以增加商品品质。5.4残膜回收打瓜收获后,要及时回收残膜,降低白色污染,保持农业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娟.奇台垦区打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9(8):78-79.
作者:马旭 王燕萍 孙孝贵 单位:第六师五家渠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上一篇:农田地种植边条参技术研究
- 下一篇:辣椒漂浮育苗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