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教学法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25 14:37:49

导语:积极教学法教学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积极教学法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依托云班课平台及积极教学法,以1+X证书能力为背景,阐述了《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案,并对其实施的特色进行分析探究,“学、练、思、评、拓”的探究与解决问题,使课堂学习成效显著于其他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云班课;积极教学法;参与式学习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革新,职业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岗位需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新能源汽车专业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课堂教学更应贴合岗位能力标准并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大力推进教学信息化,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多元化评价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目前高职院校探究的趋势。

1教学现状与不足

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需求,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列举如下:(1)理论知识学习枯燥乏味。传统模式以教室、教师、书本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师只完成课时任务,双方缺乏互动交流,课下没有反馈,课上仅有被动回答问题。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2)实践教学被轻视,课程知识偏重理论。实践学习因为《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课程性质限制,安排实践教学较少,由于实训课班级人数较多,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有限,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驱动电机实训台架有限,部分学生无法训练或训练较少,导致进度不一会,使得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不能专注于驱动电机实训练习,从而厌学、弃学。(3)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检修维护技能日新月异。企业一线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课本知识无法满足学生拓展的需求,此外,忽视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目标被迫降低。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4)缺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传统教学方式通过总结性评价以“最终成绩”给学生打分,即依据期末成绩、平时作业、考勤、回答问题等来判断学生学习成果,但是学生即时学习掌握情况无法及时反馈,自学能力不能很好体现。无法高效,全程,全覆盖进行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很容易陷入教师自我单一评价,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分析。

2基于“云班课+积极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根据已修订的课程标准,结合1+X证书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工模块,通过调研报告中企业对学生能完成的的岗位工作任务要求,更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所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内容进行合理编排。根据学习目标、重难点和教学策略,结合学生认知习惯和学习特点,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电驱岗位要求,完成驱动电机故障检修任务。笔者设计了以翻转课堂为载体,蓝墨云班课信息技术平台为辅助手段,积极教学法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实施方案。课前发现与提炼问题。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线上自主完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前任务单在平台资源库“预习”,完成课前测试“练习”,结合讨论区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和提炼典型问题疑难点,调整课中内容。课中通过“学、练、思、评、拓”探究与解决问题。教师将课前的典型疑难点在课中引入,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灵活调整指导策略,层层递进的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以真实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出现故障为例构建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知识、技能和正确的态度或行为掌握解决问题的要素,分组讨论并依据任务工单安排实操,教师作为学习促进者进行协助并根据所面临的不同场景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铁人精神等思政要素融入其中,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实训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能力本位培训为基础,真实反映企业岗位工作环境中应掌握的多个能力。小结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或流程图来总结驱动电机故障排除的重难点,上传到云班课平台,作为平时成绩。课后产出成果,提升质量。每一章节结束后,教师开展教学问卷调查结合平台大数据分析,精准发现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优化实施策略,保障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将驱动电机故障检修的课件、视频、动画及课后复习题上传到云班课资源平台以便学生复习,见图1。

3“云班课+积极教学法”模式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以《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课程中的永磁同步电机内部运行过程为例,将云班课及积极教学法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将班级的42人划分为6组,每组7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3.1课前预习

课前,任课教师将此次课程学习内容上传到云班课平台,在平台上提醒上课同学进行课前预习。同时开启课前讨论组,规定在课前需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完成本节课的预习练习题,观看本节课的课件、课前任务单、微课、动画等。自主学习完成后,有疑难点在课前讨论组与教师进行讨论。教师汇总学生的重点问题,对学生的课前复习题与课前预习题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统计,通过平台预习学生能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为课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将课前测试的结果结合往届学生预习情况,采集形成独有的数据,进一步掌握学情,安排好课程重难点,从而使课中教学不再处于单向“迷雾”中,纵向拓展了教学时间,横向补充了教学资源,使师生课前预习环节落实到实处。

3.2课中强化

将授课班级的学生按照能力高低并互补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的组助教长及记录员同学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设定某型新能源汽车电机出现故障,经查是永磁电机过温故障为情境,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发布学习目标,依据任务工单,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随后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解决电机过温故障任务,完成故障原因分析、故障诊断流程图、故障诊断与修复、故障案例分析及小结等多个步骤,教师作为协助者参与到每个环节,依据真实性能力评价量表不断检查学生学习进展是否满足能力标准,对疑难学生进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参与感。每个项目完成时,发布本节课课程内容小测验,检验学习效果,各小组完成思维导图或流程图,由小组进行互评,随后让每组代表对所学内容进行战士评估,教师再总结点评。将“形成性评价”及“真实性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3.3课后巩固

在云班课平台上传驱动电机故障检修的拓展资料。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参加各项赛事。并邀请企业导师将岗位工作上的真实案例分享在资源库,录制工作视频,鼓励学生苦练技能,提升自我,见图2。

4积极教学法改革成效

4.1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翻转课堂的驱动电机课程积极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运用到工作任务中去。X证书要求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程教学专业核心能力逐一对应教学目标,逐步修订细化。明确了课前课中课后的环节及评价方式,积极教学法模式下,有利于教师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专业知识更新。

4.2学有所成,达成学习目标

“混合教学+信息化技术”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了解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典型的工作任务及职业素养,在1+X证书模拟考试题库中考试合格率达到100%,将专业实践应用到实际中,注重学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养成,培养追求卓越的高技术职业教育人才。

4.3学有所获,提升专业影响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故障检修的学习,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及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积极参与教师创新创业类课题。不断提高学生故障分析和检测诊断的能力,提高创新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既能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得到发挥,又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5特色与创新

5.1主动学习

教师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也在不断地提高。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大数据精准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使教师在活页教材、1+X证书、企业岗位需求背景下,灵活使用系能源汽车专业知识及技能,优化驱动电机故障检修教学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将实践教学环节和工作岗位教育理念融入到积极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精心,开展有序,为学生传授最新专业知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自主探索学习,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依托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以情景展示、小组协作、岗位模拟等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无论是利用网络寻找资料,线上交流学习方案,组内讨论重难点问题,还是设计实训操作工单,拍摄岗位实践操作视频。对生生及师生间的互动明显增强,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更进一步的贴合企业岗位工作需求,胜任工作。

5.2全员参与考评

云班课平台从多维度、全方位记录学生学期学习报告,无论从个人综合评价雷达图,还是精准个性化的画像(勋章体系)等功能。从非视频资源学习、视频资源学习、签到、测试、讨论答疑、头脑风暴、投票问卷、作业/小组任务等,反映学生学期学习记录,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全面系统的激励与评价体系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提供动机,平台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无论在积极教学法的使用还是信息化教学的普及起到巨大作用,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监督学生自主学习、大数据采集分析等方面功效显著。

5.3落实课程思政

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新能源汽车资源、校友资源帮助学生搭建更广阔更优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学习平台,特别是以后到工作岗位,有不清楚的问题,就能进入云平台资源库查阅资料,更新专业知识。资源库内丰富的内容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使思政教育得到落实。学生在结束院校学习生涯后,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也可以将工作岗位的关资源反馈到云平台上,使后来的学生有了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为课程教学更新,紧贴实际需求,打下基础。

6反思改进

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及岗位操作技能日新月异,随着中职改革、高职扩招等政策的颁布,高职生源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专业核心课也应当随企业要求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学期课程诊改工作量表,将师生教学学习活动中的疑难点进行总结优化,完善云班课平台建设,以翻转课堂为载体,将积极教学法深入应用到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课程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创新性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小娟,张炳意.基于蓝墨云教学平台的实验(训)课设计方案研究——以高职《汽车构造》课程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3).

[2]王嘉,黄如君.信息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9(9).

[3]郝照,张炳意.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证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9).

[4]张栩梓,柯裕伟.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培养模式探析[J],《时代汽车》.2020(5).

[5]李晓华.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课程的探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12).

作者:张皓东 张磊 何国俊 宋子华 徐彦伟 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