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理念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原则
时间:2022-04-25 11:33:43
导语:大思政理念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原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强调“立德树人”,注重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从“大思政”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改革的新要求、课程定位、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的原则、课程思政的途径等方面探索医学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新时期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
1大思政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改革新要求
“大思政”教育理念,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教育。简单概括,“大思政”教育理念就是指一切“正能量”的教育内容,即“思政元素”[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但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4]。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并不是增开课程,也不是增设活动,更不能简单等于“思政+课程”,而是在专业课教学与改革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新时代“大思政”背景下的创新教育新理念,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这一转变意义重大。“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强调“立德树人”,注重专业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是一种隐性的引导[5]。“课程思政”是在非思政课教学内容讲授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引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知识传递功能的同时,传递思政教育的“正能量”[6]。切忌在专业课中空喊政治口号,而忽视专业课本身的教学规律与教育特点,要通过隐性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历经了教学规范、理论探索、改革深化和全面推广4个阶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扬弃和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结合专业课程实际搭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载体,进一步明确了专业课程同样担负着德育育人的功能,打破了专业课与思政课完全割裂开来的现象。正如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所说:“高校所有课程都要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
2大思政理念下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发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及日常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是新时期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需要关注的新课题。
2.1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定位与功能
中医药院校医学统计学的教学面向的是本科和研究生各专业学生,包括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针灸推拿、中药学、药学、护理学和检验医学等专业,课程定位是将统计原理、方法和中医药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中医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其具备统计科研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中医药科研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熟悉统计软件操作方法,为将其运用到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近年来,医学统计学取得了较大发展,成为现代医学重要的核心课程。
2.2医学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时期对医学生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术水平,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大学时期学生思想单纯,心理上有积极向上的良好愿望,可塑性大,此时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将是最佳教育时机,而且也是教育效果较好、教育成本较低的时期。医学生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要将他们培养成为既有扎实渊博的医学专业知识,又具备高尚品质和敬业精神的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除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之外,在医学统计学等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教育过程中也要加强思政教育与引导,使他们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在思想上、行为上潜移默化地树立诚心诚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塑造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团结协作的优秀品格。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将统计学原理、方法与医药专业知识相结合,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方法学课程,对培养医学生科研思维,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学会理解与运用统计学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学生严谨、缜密的科研素养,形成批判性、理性思维,为提高学生综合性科研能力奠定基础。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进行任何的医学科学研究,对科研设计和统计学处理能力的要求愈发严格且规范,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将这些积极的、具有“正能量”的教育内容(即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传授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对塑造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优秀品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相关知识、方法的学习与理解,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3医学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原则
2.3.1明确课程德育培养目标修订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在原有掌握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课程德育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在讲授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思政元素,通过隐性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既突出专业特点、需求,又能在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根植“正能量”思想。例如,通过统计学思维模式的训练,以真实案例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缜密、实事求是、探索求真的科研素养;通过小组协作解决实践中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形成团结互助的团队氛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共同努力的团队意识。2.3.2坚持全教学过程育人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与交流,让课程教学团队的所有教师认识到开展医学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统一思想,一致行动,坚持全教学过程育人。动员课程教学团队所有任课教师深入挖掘、提炼医学统计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重新撰写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中增加德育教学目标。依据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合理安排融入思政教学内容,探索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注重润物无声的引导教育,重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上、行为上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优秀品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3.3坚持全体教学团队教师参与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团队教师较多,开课前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讨与交流,开展集体备课,就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其方式方法进行教学研讨与交流,认真挖掘、提炼医学统计学中的思政元素,加强课程设计,创新授课方式,找准“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式设计点,做到在讲授医学统计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将课程思政元素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做到“润物无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3结语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强调“立德树人”,注重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探索医学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挖掘、提炼医学统计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合理安排融入思政教学内容,探索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导向作用,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职业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正能量”,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余森艳,李志红,杜丽娟.“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初探[J].轻工科技,2020,36(1):162-163.
[2]张强,陈逸超.“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5):15-16.
[3]王琦,陈建军,王宇,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39):9-10.
[4]朱秀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时代内涵及其实践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34):220-221.
[5]成星.“大思政”背景下高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164-165.
[6]张孟镇,洪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范式及其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34):222-224.
[7]钟初森.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4):491-493.
[8]闫国立,赵倩倩,徐学琴,等.案例引导式教学模式在卫生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2):5-7.
作者:闫国立 王瑾瑾 马晓梅 徐学琴 崔红新 赵文峰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研中心
- 上一篇:机械设计制造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
- 下一篇:后处理厂工艺排气系统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