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一线一体两核发展路径
时间:2022-04-24 16:55:20
导语:校企合作一线一体两核发展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质量用工和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企业转型升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影响高质量用工和毕业生就业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因素,也有技工能力素质不高、岗位适应能力差和社会价值导向等原因,以及技工教育如何与企业接轨、如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问题。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通过长期与海尔集团合作,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海尔集团高质量用工难的问题,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关键词:技工教育;技工院校;校企合作
一、顺势而为,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蓝图,明确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地位的真正确立,必须依靠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有所作为,才能担当其历史重任。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大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顶层设计来说,要从过去单一的培养标准,向适应科技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目标转变。多年来,技师学院培养的学生受到企业的欢迎,企业在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方面非常愿意进行一定的人财物的投入。
(二)校企合作是推动技工教育特色发展的需要
技工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培养传承技能技艺、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方面,责任重大。目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需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企业需要具有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供需结构性失衡。深入分析职业教育的现状,直面现实问题,不断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二、底蕴深厚,技师学院的教育教学实践奠定了校企合作基础
(一)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有一套可复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
一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汇集优势技工教育资源、行业企业人才、设施设备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竞赛成为内涵建设的载体;二是将理论和实践、课堂和车间、教师和技师、学生和学徒、作品和产品五个“零距离”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目标,推动工学一体,践行“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为例,学院以项目教学为引领,采用“差异性”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推行7S品质管理,倡导“生产育人”理念,先进车间、再进课堂的模式使学生受益匪浅,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把它概括为“反弹琵琶不走调”。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实习阶段能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短期内即可为企业做出一定贡献。
(二)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创新学生培养载体,与海尔集团共建“海尔服务学院”
以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为例,根据工学一体化教学要求,学院按照标准建设了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实操场所具有企业真实生产情境,引入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学习。学院教研团队多次到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技术主管、专家进行交流,召开企业专家访谈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岗位任务要求、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符合企业人才需求、适应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人才培养体系。1.新手阶段第一学年,新手阶段。学生会完成通识类课程的修读任务及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其间安排学生到工厂,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岗位实习,了解专业情况,熟悉工作环境和制度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划。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安全常识,而且可以充分了解行业的要求规范,培养基本职业素养。2.生手阶段第二学年,生手阶段。该阶段会进行电动机继电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外围设备安装等任务的学习。同期,企业导师全方面参与课程教学,传授企业定向知识,在校企双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能够完成简单任务的学习和实际操作。3.熟手阶段第三学年至第四学年,熟手阶段。该阶段学习任务难度提升,主要有电子线路维修与调试、交直流调速系统维修与调试等,并通过集中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技能鉴定等内容融入课程实施过程,助力学生考取相关技能证书。4.高手阶段第五学年,高手阶段。在该阶段,将企业真实任务引进来,学生在企业导师带领下,真正实施具体任务,通过任务实施帮助学生熟悉岗位实际工作,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第六学年,进入实习基地进行实习。跟岗实习阶段以海尔“准员工”的标准要求和管理学生,将实际生产过程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跟岗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综合表现和考核结果分配工作岗位,转为顶岗实习阶段,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衔接。
当前,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了职业教育改革最直接的市场动因。我国能否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关键在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技工教育担负着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高质量发展技工教育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教育在于因材施教。技工教育的培养对象,通常是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而形象思维较为发达,不太善于理性思维而是善于动手,或者说善于手脑并用的学生,因此技工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对接岗位需求,讲究做中学、学中做,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品质、与人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这些素质是学生将来适应岗位必需的,更是终身受益的关键职业素养。有用的教育在于价值取向。近年来人才需求引导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调整,泛泛的理论教学越来越没有市场,员工的动手能力、敬业的品质、合作的心态是企业迫切需要的,需求侧的改变,推动人才供给侧进一步创新。高质量用工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就业优先的价值取向。有益的教育在于公平效率。职业教育肩负着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国家的大量投入、莘莘学子的付出归根结底是要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适应。职业教育一方面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率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从业者获得更高的收入,物质和精神更多地得到满足,公平更加彰显。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一线一体两核”的校企合作发展路径,在人才、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加强一体化建设,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在企业员工培养、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课程设置、产学研项目上,集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科研协同、就业创业联动等多位一体,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各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共建、共享、共赢、共进的合作机制。
(一)“一线”即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校企双方共同培养
目前,一些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各类教学活动与企业的融入性还不够,毕业生在企业的岗位适配率、就业稳定率、满意度不高,高质量用工依然困扰企业。打破双方这种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校企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二)“一体”即以工学一体教学模式为抓手,开展系列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内容即为岗位工作内容,目标明确动力足,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积极性高;对教师而言,需要实现知识更新、能力提升、观念转变等全方位的提升和改变,而靠自身难以完成蜕变,因此在全程教学活动中,企业师傅、学院老师、准企业员工(学生)共同参与,多位一体。由企业实践专家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教师将其转化成学习任务,实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三)“两核”指核心职业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工匠精神为引领,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大赛成果转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入研究学生、教师两类大赛顶级赛事,在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材、改革教法、培训师资、改革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体系化、针对性、应用性强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担当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抗挫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合作能力等核心职业素养。技工教育在其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势资源,与企业紧密合作,在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设施设备共享、企业资源共建等诸多方面融合发展,和而不同,巩固和提升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企业发展动力,厚德精技,共同迎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为企业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有效、有用、有益”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嘉熙,董君亚,葛慧君.企业“抢人”的背后是技工教育“逆袭”[N].工人日报,2021-08-04.
[2]崔秋立.技工教育应该做什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21-07-07.
[3]李远方.“十四五”技工教育迎来新契机[N].中国商报,2021-11-18.
[4]崔秋立.健全完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21-11-27.
[5]陈李翔.绘就技工教育新蓝图[N].中国劳动保障报,2021-04-24.
[6]苗斌.开拓技工教育发展新局面[N].中国组织人事报,2021-07-26.
作者:刘培胜 郭翠花 单位: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
- 上一篇:协同育人机制与物流人才需求研究
-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