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堂微观生态模型研究

时间:2022-04-22 09:12:10

导语:大学语文课堂微观生态模型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语文课堂微观生态模型研究

[摘要]大学语文生态课堂是由课堂生命主体、文本、课堂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微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并进行着丰富的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流与循环。新时代下,大学语文课堂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要求,以学生、老师为中心,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出发,围绕各要素建构大学语文课堂微观生态模型,是课堂发展所需。

[关键词]大学语文;微观课堂;生态模型建构

1新时代大学语文生态课堂内涵

生态课堂是“为实现师生持续发展,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建立的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课堂形态”[1]。它强调的是课堂内部各生态因子之间,内部生态因子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不断进行着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与互换,从而形成一个联系的、开放的、和谐的、可持续的课堂生态系统。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对中小学语文的延续,但教育目标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文化底蕴、人文素养、品德修养与审美情操的培养与熏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大学语文在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挖掘文化背后隐藏的精神价值与思想价值,践行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学生人格,滋养性灵,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同时,职业院校又赋予大学语文课堂相应的职业特色。因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定位模糊、与专业脱节等非生态现象,大学语文课堂在职业院校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境遇,近年来不少职业院校大学语文一线教师致力于扭转这一局面,而“文专融合、理实一体、知行合一、德技双修、以赛促学”等都是探寻实践后的可选路径。这表明大学语文课堂不能只局限在学科本身,还应兼顾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文化育人之外也应具备应用性与技能性,为学生将来的岗位就业及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学语文课堂新时代下新目标、新特色的实现与体现,需要生态课堂理念的融入,以此建立大学语文生态课堂。以生态学的角度来审视大学语文课堂,确定课堂生态因子,分析生态位、系统要素与结构、生态演替等,建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化,优化大学语文课堂。

2新时代大学语文课堂微观生态模型建构

新时代大学语文课堂生态模型实际是以生态课堂理念为基础,对课堂生态系统内外部关键要素及相互关系、结构、功能、运行等加以简化,具有高度的凝练性与代表性,描绘出了课堂生态系统最本质的特性和行为。相较于国家与社会对应的宏中观层面,将视角聚焦于微观课堂,聚焦于课堂生命主体及以此为核心而发散出去的与之紧密交织的各个课堂生态因子,以此建构课堂微观生态模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不容忽视的。

2.1大学语文课堂微观生态模型要素分析

生态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的生命主体,与课堂有关的一切教学活动,均由其开展。同时,生态课堂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以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此,本模型以老师与学生为核心要素,其中学生又为最核心要素。完整的课堂教学应当具有前瞻性与延续性,包含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而高职一年级学生学习基础和功底较弱,学习主动性欠缺,为此,老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的引导与激发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这一现象,本模型课堂教学环节选择从教师角度出发,针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别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环节,他们之间环环相扣,呈圆形状顺时针螺旋反复,进行着生态课堂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运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系统,离不开完善的内部生态结构,也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且内外部之间应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能量的循环流动。根据我国学者刘开文在《生态课堂的内涵、操作模式和实施策略》一文中对课堂生态环境的划分,并结合新时代的社会需求,本模型将课堂生态环境分为:客体性课堂生态环境、派生性课堂生态环境、社会性课堂生态环境。综上所述,其模型可以用图1表示:图1学语文课堂微观生态模型

2.2大学语文课堂微观生态模型建构方法分析

本微观课堂生态模型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围绕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以求学生生命体的个性体现及全面发展。课堂生态环境作为本模型的关键要素,影响并制约着课堂生态主体的各项活动。课堂生态主体之间,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进行着丰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共同促进互动、协同、共生、多元的生态课堂的生成。具体的建构方法如下。2.2.1课前活动搜集资源:课前的资源搜集关乎到课堂的授课内容及呈现样态。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局限于文本本身,就文本讲文本,鲜有延伸与拓展,而新时代的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具有拓展性、融合性、多样性等特点。它不停留在知识表层面,让学生浅尝辄止,而是注意对知识的横纵向深度挖掘与延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生态课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实际需求,因此,教学资源不应只固守于文本,生活细节、社会热点、专业知识、兴趣爱好都可成为教学资源。老师应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敏锐捕捉生活中的显隐性语文教学资源,要时刻关注当下社会时事热点话题、文化热潮、文学现象等,并积极引入课堂。同时考虑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教学资源之外,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或讲授内容与专业的结合点,搜集相关专业资料,巧妙设计环节,实践大学语文的跨专业融合。老师还应利用课堂观察与课后交流,发觉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结合授课内容,搜集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良好个体生态系统的生成。确立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属,影响并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质量。老师应以发展学生生命价值为出发点,以学生作为目标实践及实现的生命主体,综合考虑学科课程定位、课程标准、具体教学内容、学生需求、学生现有水平及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等,详尽分析目标系统各因子的生态定位,聚焦课堂敏感生态因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教学目标进行确立。值得注意的是,优质的生态课堂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寻求学生分层级多样化发展。同一班级的学生因认知水平、能力差异、性格特点等因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生命期待值会各有不同,老师可依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将目标设为“三层目标”,即基础目标、拓展目标、特色目标,三层目标难度系数逐层加大,适用对象从全班到大多数再到极少数,满足不同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需求。2.2.2课中教学讲授内容:课堂讲授的内容大多来源于课前搜集的资源,但同样的授课内容因排列次序、呈现方式、组织形式等的不同,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会大不相同。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一般按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赏析、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与灵活性,学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与心理厌倦。生态课堂理念下的大学语文课堂,老师要以创新性思维打破思维固式,以实现学生生命价值高质量发展为前提,优化教学内容组织结构,如可将背景介绍穿插到主题思想分析处,将人物经历与写作风格转变结合起来分析,知识点之间达到互为补充、逐层加深的效果。新时代下信息技术已渗透进课堂,老师要恰当借助信息手段,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由静态单一向动态多样化转变,讲授内容可视化、生动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可借鉴专业课程的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Learning)等偏实践型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真正参与进课堂,从而实现课堂的多维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活动:新时代的课堂内容讲授总是辅以一定的活动形式,这里的活动不再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简单问答,而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先前经验系统,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对问题的探究领悟中及亲身参与实践中,丰富、深化甚至是批判原有经验,又在动态失衡与再次平衡中生成新经验。课堂活动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更有思维的延伸与拓展。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堂活动要重实践性、参与性、趣味性,老师可从社会热潮及教育改革动态中汲取灵感,也可对接职场工作能力需求,找寻职场需求与大学语文学科功能的契合点,如可借鉴娱乐综艺或职场模拟节目,以比赛、玩游戏或者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发自内心且心情愉悦地参与进活动中,在与中国历史、文人、优秀传统文化的对话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锻炼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毛泽东主席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为课堂的“用学”提供了依据,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是职校生态课堂的追求[3]。2.2.3课后延展作业拓展: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后作业则是对课堂的补充与延续,是生态课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可通过课后作业加强巩固所学内容,并对所学内容加以运用和检验。课后时间更充裕、空间更宽广、心理上更自由,有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挖掘自己的潜能,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主性和自控力的一次挑战,因此老师在课后的监督和适当帮助也必不可少。生态课堂下的大学语文课后作业不是对知识点的机械练习,而是在检测学生文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形式上也不再只停留在纸质作业,变得更为多元与灵活。老师可以借助学习通、职教云等信息化学习平台发布作业,作业反馈可以是文字型的,也可是语音型、视频型。作业完成的形式可以是个人作答,也可是小组讨论代表提交,可以是笔头作业也可是实践作业,如校园采访、社区服务等。多方位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促使学生自主充实新知识,在课后作业的完成中生命价值得以发展。反馈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体过程怎样,达到了怎样的效果,需要评价的肯定与鼓励,更需评价的反思与改进。但如何评价才能不流于表面,发挥有效价值,我们可从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者应制定相对应的评价细则以作参考,为评价者提供一定的思路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评价者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评价标准的制定可参考刘贵华、张伟在《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与创新策略》一文中提出的课堂评价要素框架(见图2),以确保学生“最优发展”为出发点,选择评价要素,定制评价标准。评价的主体可以是老师、校外专家,也可以是学生、旁听者等等;评价对象既有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对老师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既有对教学准备的评价,也有对教学过程、教学生成的评价等,实现评价主体开放化、评价对象多元化。课堂教学过程与成果有其确定性一面,也有其不确定性一面,为此在评价方式上,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同时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线上评价也成为了线下评价的一种补充。总之,使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在教学中评价,在评价中进一步教学,促进课堂“生态”的生成。2.2.4课堂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本身就是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4]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生态系统内的各影响生态因子发挥最有利的作用。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环境包括客体性生态环境、派生性生态环境及社会性生态环境。在客体性生态环境上,老师可利用教室文化墙、黑板报、学习报等,为学生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也可借助新媒体技术、VR仿真模拟技术等,渲染情境,给学生较为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此外,还可通过舞台搭建、服装道具、可利用的专业实训基地等,创设文化应用实践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在派生性生态环境上,主要是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生命个体,重视学生独特的文本情感体验,鼓励并激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使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大胆创新;老师还应利用课堂活动及课后休息时间,多去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大学语文课堂还与外部社会环境密切相连,如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最新的教育改革理念、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社会的科技发展等,都会影响生态课堂系统的具体建构,教师要时刻关注,将其一定程度上发映在生态课堂中。

3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建构大学语文课堂微观生态模型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呼唤,更是学生发展的迫切需求。筛选并准确定位生态模型中的各影响要素、理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生态模型结构及运行规律,以提升学生生命价值为终极目标,将生态课堂模型的建构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新时代下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模型建构,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方针,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深入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与社会与职业相联系,增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科的职业特色与实践性;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大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贵华,杨清.从标签式趋同到内涵式多样———生态课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研究,2011(12):54-58+86.

[2]大学·中庸[M].王国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3]张红旗.“三教改革”视域下职校生态课堂的诊断与构建[J].课程教学,2020(3):51-55.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李培培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