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

时间:2022-04-22 08:57:36

导语: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

摘要: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之中,探索切实可行的文化自信路径对实现国民个人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国民文化自信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部分国民由于自我文化认知、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和影响、缺乏对我国文化的整体认知产生的文化不自信问题。应通过加强国民自身文化认知、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从多方汲取文化自信以及利用网络资源等途径培育全体国民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时代;国民;文化自信;路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全体国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责任重大。然而,部分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尚未形成系统、全面、深刻的认知,加上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使部分国民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产生了怀疑,在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情感上盲目认同与追求西方倡导的价值观。因此,在新时代使国民坚定文化自信非常重要。

一、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圆满完成,极大增强了我国国民的文化自信,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未实现。所以,当下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引导国民坚定文化自信都极为重要。

(一)有助于国民个人全面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本思想、伦理道德思想、政治思维等,对于国民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对于锤炼品格、砥砺奋斗、勇担重任、志向树立、智慧提升,对于树立正确的“五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文化相当于一个人的精神食粮,是人们成才成长的思想灯塔,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美好生活的需要。当下,国民在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国民投身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也可以提高对外来文化的辨别能力,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二)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时代,我国国民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中国已经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但挨骂的问题尚未解决,根本原因是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大,尚未建立国际舆论格局中的话语体系。新时代,无论是青年大学生,还是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都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三)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文化是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动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帮助国民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今,随着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文化日益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软实力的强弱也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新时代的每个人都应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宣传者与创造者,并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从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二、坚定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由于盲目认同西方外来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加上自身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我国部分国民的文化自信,理应引起国民的重视。

(一)盲目认同西方外来文化

据调查,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国民虽然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并对建设文化强国有极强自信心,但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使得部分国民在文化认知、文化审美、文化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文化认知上,面对西方国家的信口雌黄、网络文化的良莠不齐,使得部分国民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即使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难以对外来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相继出现了2018年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2019年浙江大学学霸、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公然在网上发表辱华言论的事件,不仅个人价值观发生了扭曲,而且也严重损害了国家荣誉和民族感情。在文化审美上,部分国民热衷于日本动漫、美国好莱坞影片、韩国综艺节目;在节日方面,相对于中国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部分国民更乐意沉浸在圣诞节的热闹气氛和感恩节的温情气息里;在生活用品的购买上也更加倾向于国外品牌,如香奈儿包包、惠普电脑、耐克鞋子等;在文化实践方面,对于居民社区、企业单位以及学校举行的诗歌朗诵、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等活动,部分国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人数寥寥无几,参与者大多是发起此活动的相关负责人。这些都表明我国部分国民的文化践行力不足。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长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泛滥、肆虐,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人心稳定、治国理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者秉持唯心主义观点,以消解与重构、细节取代全部、伪造代替真实的历史为手段。一是在诸多领域肆意恶搞、戏谑、调侃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过程中的领袖人物和革命英雄,歪曲事实真相。二是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从而掩盖其政治图谋。三是以所谓“重新认识”为名,丑化、恶搞、质疑甚至诋毁伟大领袖和英雄人物,将其核心观点和思想利用自媒体等大众化传播的多样性、虚拟性和便捷性特点,以表情包、图片、搞笑视频等形式从学术话语向娱乐舆论领域渗透,以此来影响大学生对革命英雄人物的正确判断。而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余,也很少会去翻阅经典书籍了解有关党史、国史、军史和革命史。在此情况下,对于大多数追求短暂身心娱乐的部分国民来说,极易轻信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想的谎言,陷入迷茫困惑之中,动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并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者的一员。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更容易相信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荒谬言论,而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当下,旗帜鲜明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应成为重中之重。

(三)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

人们之所以会盲目认同西方外来文化和轻易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认知。调查发现,这是由我国部分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忘、对革命文化淡忘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不多所导致的。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人们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极有可能会出现文化自大或文化自卑的情况。之所以会产生文化自大的心理,是因为随着我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中央、脱贫攻坚的如期实现以及党成立一百年来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我国国民深信我国文化是世界一流的,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匹敌的。文化自卑正好与文化自大相反,从历史原因来看,自近代外国入侵以来,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使得人们更倾向于认为外来文化优于我国本土文化。另一方面,当人们面对生活、事业、学业等多种多样的压力时,很少会有人选择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书籍,从书籍中寻求慰藉,大多数人在休闲之时会选择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来缓解自己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在他们看来,这样既可以娱乐身心,也可以广泛获取国内外各种时事新闻。当我们看到人们在行走、聚餐、乘坐公交车时不停地盯着手机看时,也就觉得见怪不怪了。

三、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

国民文化自信教育迫在眉睫。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各行各业的国民,都应掌握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础知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学会辨别对待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并学会从多方面分析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一)加强国民自身文化认知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国民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使得我国部分国民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现象,从而忽视了连绵5000多年的光辉灿烂文明。新发展阶段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首先,需增强自我思辨能力。2018年意大利品牌D&G以“起筷吃饭”为主题的广告,含沙射影地歧视、丑化、不尊重中国文化。2021年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国外知名品牌抵制新疆棉事件,我国不少国民身为这些品牌的消费主力军,不约而同拒绝购买相关品牌的产品,表明当下我国国民已经具有了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心。其次,要以大历史观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2]所谓大历史观,就是指以历史视野、国际视野、知识视野来认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指出其发展必然趋势的历史观。[3]国民可以观看《亮剑》《觉醒年代》《战狼》《我和我的祖国》《伟大征程》《唐宫盛宴》等优秀影视作品,从中感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精神。最后,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在于核心价值观。[4]那些毫无理智地崇拜韩流明星的国民,应向五四运动青年、狼牙山五壮士等学习,以焦裕禄、苏炳添、朱婷等为榜样,在实际行动中自愿、自觉、积极主动为抗洪、抗疫、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对我国进行多方面的干涉,使得我国部分国民开始倾向于西方国家的治理模式,质疑我国的治理模式。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复杂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5]因此,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好的、活的理论,历史和实践也反复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才取得了一个个丰功伟绩。其次,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针对大学生因网络信息误导出现的不当问题,国家制定了“饭圈治理新十条”,并出台严格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为人民群众营造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网络文化。最后,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历史是一面镜子,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要坚持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分析问题,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历史问题的三个决议,保持政治清醒,站稳政治立场,捍卫政治安全,才能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三)多方面汲取文化自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当代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上,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而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未曾中断的国家。身为中华儿女,更应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汲取奋力前行的力量。首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自信。其次,从百年党史的各个历史时期汲取自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救国大业、兴国大业、富国大业和强国大业形成了几十种精神,如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勇于担当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诸多精神,都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将革命人物或事件以短视频、影视剧的形式充分展现给广大网民,让人民群众在重温历史的同时,能够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也可以在网络上树立榜样人物,广泛宣传优秀人物事迹,使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避免产生文化自大或自卑两种文化极端心理,从而增强自我辨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

作者:翟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