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K框架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时间:2022-04-21 10:52:54
导语:TPACK框架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是高校教师在数字化时代必备的知识框架理论。文章从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培训机制及信息技术应用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TPACK理论在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综述,构建高校教师TPACK知识结构框架,对当前高校TPACK理论发展的解决方案进行探索性策略研究。
关键词: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时代已悄然而至,这是一个技术、信息、知识进步和创新的时代,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成为教师教学的必备职业素养,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革命性的重要作用。这需要高校教师构建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教育体系,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然而,我国高校教师的教育模式多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教学方法的技能传授上,将教师懂技术与运用技术来进行有效教学画等号。因此,我们应该抛弃纯粹的教学方法与学科内容研究,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建构。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同教育融合呢?TPACK理论的建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良药。
一、TPACK理念核心:整合
TPACK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勒[1]和米什拉两位教授于2006年提出的,该理论包含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三个基本内容,两两交叉、融合形成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和学科教学法知识(PCK)三种整合模式,在三个基本内容和三种整合模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TPACK理论框架是在信息时代下衍生和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框架的提出说明现代教师除了掌握传统的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外,还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同学科内容与教学法整合起来,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转型。TPACK理论框架消融了“学术派”与“技术派”的分水岭,将学科知识、教学法、技术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整合是TPACK理念的核心,它使教师更好地与数字化时代接轨。
二、高校教师TPACK问题透视
TPACK理论框架虽然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指出了一条明确道路,但该理论框架的实践性与我国高校教师的具体情况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技术应用能力都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教师设置的TPACK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高校教师在TPACK理论框架下主要存在三点问题。
(一)高校教师角色定位
将技术与知识整合是TPACK的核心内容,而教师作为课堂知识传授的主体,是技术与知识融合的关键角色,其角色定位与角色认知对信息化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角色定位为知识的传递者,而非知识的创造者,教师在传统授课模式中更多的是通过教学方法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的教书匠角色。然而信息化时代,知识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知识传递者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主被动关系应予以摒弃,互动式的共同学习成为主流,而高校教师在角色定位中还未真正从教书匠的角色中走出来。TPACK理念认为,“教师课程设计的过程,应当是教师利用手头的工具,对现有资源中的元素进行策略性的即兴制作的过程。”[2]这就要求,在信息化社会中,高校教师应跟上时代步伐,用灵活的策略性思维,而不是硬性的套用传统的传授技法,与学生主体互动,进行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学技法的分享、论证和协作,不要让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维固化教师发展,阻碍教师TPACK的有效发展。
(二)培训机制
TPACK的整合理念为教师审视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角度。我国教师培训机制普遍存在重技术轻整合的问题,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展示远远多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法与技术整合的内容,导致教师在培训过后生搬硬套技巧技法,造成学习情境的单一化,无法从本质上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此外,目前的培训机制普遍存在单一性,因材施教成为一种“奢侈教育”。我国高校教师体系庞杂,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储备、文化素养均有差异,因此,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千差万别,在此种环境下,单一而统一化的教学内容只会让培训成为面子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每个教师的教学需求,无法构建信息时代下的新形式课堂。TPACK理论最重视的便是情境化教学,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技法的培训已不能满足当代数字化时代下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真实的课堂情境为学生设计课堂内容,因此重技术轻整合的单一培训模式成为教师TPACK发展中一大障碍。
(三)信息技术应用
在数字化时代,技术是课堂有效展开的基本能力。一味地注重教学方法而忽略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但目前,高等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大多停留在知识表面,信息技术仅仅承担了知识传递的载体功能,并未真正融合在学习的本质过程中用于加强师生交流、提高课程设计。如果教师依旧停留在PPT、视频等表面技术上,在广度、深度及多样性上都存在局限,那教师TPACK能力的提升就微乎其微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师TPACK各项指标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对整合知识的掌握,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欠缺整合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当然由于信息化教学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将TPACK推广运用到各课程中还存在部分信息技术喧宾夺主的情况,过分强调技术手段而忽略教师角色也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三、TPACK多元化建构路径
面对高校教师TPACK在实际教学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可通过思想转型、结构变革及保障机制等多元路径来建构TPACK理论框架,进而促使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思想转型:技术到设计的教学思维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为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从教书匠向教艺匠转变。从关注教学技法到关注教学设计,根据真实的教学情境进行实践教学,以达到提升教师TPACK的能力。“TPACK是一种发展的理念,蕴含不断变化中的学科知识、技术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等多领域知识范围内的策略性思维方式,讲究为特定内容、特定学生需求和特定教学情景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批判和概括。树立发展的理念,动态与变化是数字化时代教师课程设计的思想基础。”[3]首先,教师应增加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即增加教学技术能力。只有掌握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具备一定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技巧,才能较好地将传统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进行转变,达到技术到设计的思维转变。其次,教师应该具有对知识分析及调试的能力。现代技术的发展已使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多元化的知识传授载体下,学生接受知识已变为准备阶段,而对多元化、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已成为当代教师提升自我教育方式的必备技能。这符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情境性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再次,教师从技术到设计的思维转型离不开与学生的互动。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理论的基础上从纯粹实践教学展示到带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其中学生的参与度,与学生的互动性成为思想转型的重要的一部分。最后,创设灵活多变的考核机制。在课程设计的思维转型中,考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设置“重个性”的考核方式,摒弃传统的单一考核机制;灵活运用多种分组方法,设置“强团队”的重组方式,发挥学生各自专长;设立“学知识”为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考核方式,在考核中使个人魅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
(二)结构变革:解构到建构的实践变革
教师若想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转型,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结构到建构的实践变革。首先,改革是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应该总结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能力,根据学生的真实状况因材施教,在具体实践改革中,发现教学问题,从而反思和完善教学过程,完成对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的解构。如在网络新闻采写课程的具体实施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能力、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可采用分组教学法的模式,开展小组PK,引导合作学习,课程实施时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小组互助培养团队意识,逐步分层次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促进整体发展。其次,根据学生实际的反馈,进行新型教育模式的尝试,引入TPACK理论教学设计,而TPACK本身的实践性特征也使得教师遵循真实课堂时间原则,从而真正将TPACK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如通过雨课堂等新型智慧教学平台,建立课外与课堂教学的有效链接,通过推送使学生和老师有效沟通,使教学变得更加信息化、数据化、科学化。最后,将新旧实践理念进行融合,通过吸收再实践的方式获取新知识,重新建构符合教师个人特色的TPACK理论教学设计,逐步丰富教师专业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融入思政教育特色的TPACK理论教学设计中完全可以将这种课程观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发挥理念与价值的培育与输送。
(三)保障机制:建设资源平台
思想与结构的变革是从教师本源出发,解决TPACK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而单纯的教师自我认知的提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TPACK理论存在的问题,外在助力是建构TPACK理论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保障机制对于教师TPACK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机制的核心是建设资源平台。1.网络资源共享数字化时代,信息资源尤为重要,基于TPACK理论是在缓慢的实践过程中提升的,信息的交流平台能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难题。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平台,如微课、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慕课)、论坛、贴吧、QQ群等,通过网络资源平台的建立,打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形成“教师—学生”的学习共同体,为教师TPACK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素材,形成以各类智慧课堂教学工具、在线课程资源检索与使用、教学空间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平台、空间、模式四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与支撑。2.教学服务机构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服务机构,为教师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在制度的支持与保障下,可以更加有效平稳的提升教师TPACK,进行如导师制、教学经验分享等教学交流活动,以学校为固定空间,建立学校空间层面上的TPACK理论。3.培训模式转型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师培训的时间,丰富培训方式。借鉴国际上不同国家的培训模式,如培训班、网络教学、咨询服务,实践教学培训等多元化的培训模式,让教师建构系统完善的TPACK,实现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深层认知和信息素养的完善提高。另一方面,针对培训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使教师在相对健全的制度模式下完成培训,根据培训内容进行教师TPACK评价,TPACK的特性决定需要进行过程跟踪评价,通过自评和他评,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四、小结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是高校教师在数字化时代必备的知识框架理论。TPACK知识的多元化、复杂化表明,教师TPACK的建立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实践积累过程。通过教师TPACK建立,可以有效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MISHRAP,KOEHLERMJ.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AframeworkforTeacherknowledge[J].TeachersCollegeRecord,2006(8):1017-1065.
[2]关少化,连莲.基于TPACK框架审视数字化时代教师课程角色[J].北京教育(高教),2018(Z1):128-130.
[3]任友群,詹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李慧 胡丽莎 单位: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 上一篇:移动网络教学模式研究
- 下一篇:农业高校大学生理性消费培育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