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高校财务治理创新路径
时间:2022-04-20 08:35:08
导语:业财融合高校财务治理创新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立德树人深化推进高校改革的大背景下,文章打破思维定式,借助管理会计领域“业财融合”这一核心思维,剖析新时代高校财务治理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明确价值创造将成为高校财务治理最高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出以信息集成为支撑的高校财务治理创新框架,并结合实际从加强顶层设计、挖掘财务智库功能等六个方面提出高校财务创新治理路径。
【关键词】业财融合;高校管理;绩效管理;优化机制
一、业财融合提升高校财务治理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一)业财融合提升高校财务治理能力是落实
国家现代化财政改革的必然要求十八大以来,国家现代财政制度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十三五”期间,财政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成效彰显,以会计行业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四项部门规章印发实施,政府会计、预算管理等十六项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政府会计改革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管理会计助力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业财融合,为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更新、更高要求。在内部控制体系尚待完全建立时,管理会计思维已逐步形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之时,又对预算绩效改革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内部控制建设、管理会计推进、政府会计应用、预算绩效一体化,四位一体统一于现代教育财务管理体系。目前针对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会计建设和会计核算模式、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研究都在广泛开展,但针对四者的研究往往又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整合体系与思路框架。一方面,耗费大量人、物、财力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另一方面,各自缺乏协同的深入研究、流程设计与系统改造,又导致成果综合运用与高校信息系统有效衔接的困难性和障碍性,加大高校改革成本。基于此,笔者认为,打破现有思维定式,借助管理会计领域“业财融合”,这一核心思维方式开展研究是建立高校创新财务管理体系,提高高校治理能力的题中之义。
(二)财政紧平衡与高校发展双向循环倒逼高校提质增效
根据部门预算公开数据,2021年预算总额超过百亿元的高校共17所,其中清华大学317.28亿元排名第一;浙江大学、北京大学228.16亿元、221.34亿元,位列第二、第三位。17所高校2021年财政拨款收入总额488.84亿元,占本年预算收入28.83%,其中北大44.62亿元,居首位;财政拨款收入占本年收入比例,武汉大学45.17%,居首位。高校财政拨款数量与地方财政实力相关,地方财政依赖度高的高校财政拨款需求更大。以国内顶尖C9高校为例,对比2016“十三五”开局之年,2021年C9高校预算收入总额增加362.46亿元,增长32.84%。清华大学收入总数增加98.46亿元,居首位;西安交通大学收入总数增长71.42%,增长率居首位。2021年C9高校本年财政拨款收入总额290.72亿元,较2016年决算增加1.70亿元,增长0.59%。中科大本年财政拨款收入增加8.94亿元,增长35.93%,增加额和增长率均居首位;哈工大本年财政拨款收入增加0.69亿元,增长2.88%,增加额和增长率居第三位。C9高校近5年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持平的主要原因是清华、上交大、南京大学、北大、复旦财政拨款收入分别减少5.91亿元、3.87亿元、2.80亿元、2.66亿元、1.13亿元。数据表明,落实国家过紧日子要求及财政紧平衡影响,C9高校教育财政拨款增速放缓明显,拨款金额逐年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努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资金、资产规模持续扩张。财政紧平衡与高校跨越式发展资金需要的匹配差异日趋扩大,倒逼高校通过内涵式发展方式提质增效。
二、业财融合高校财务治理创新体系
(一)高校财务治理创新体系目标
“业财融合”是指部门、单位通过深度联动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聚焦关键业务运营环节,有效整合业务与财务数据,协同支持单位战略及经营决策,强化风险管控,助力部门、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财政部2016年6月发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要求管理会计活动必须与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相融合,将价值管理与价值创造相融合,提升单位管理效益。因此,笔者认为基于业财融合视角下的高校财务治理创新目标应涵盖诸如会计核算、财务监督类的日常财务管理基础目标;加强动态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绩效管理目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强化关键控制环节以防范潜在风险的内部控制建设目标;深化数据挖掘为学校发展决策提供高质量决策依据的决策支撑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将四类目标进行整合,树立价值创造这一高校财务创新治理最高目标,以更好地推动高校内涵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高校财务治理创新框架与保障基础
业财融合视角下的高校财务治理创框架坚持目标导向,依据创新财务治理目标,分层落实、逐个对应,在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及经费投入充分保障基础上,通过信息集成、数据共享、系统衔接等方式整合学生管理、科研、人力资源、后勤服务等业务系统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运用业财融合思维,深入整合预算会计、政府会计和管理会计体系,完善包含部门预决算、政府财报、高校提质增效内部管理报告在内的财务报告体系,通过预算绩效一体化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业财融合财务治理创新框架下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民生保障等各个业务领域的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监督全过程,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而作为绩效管理核心要素的绩效指标,则贯穿于高校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由于高校立德树人、引领科技的特殊战略定位,决定其产出成果较营利性组织更具不可量化和多样化特征,因此高校绩效指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则更需借助经典管理会计工具——平衡计分卡来实现。
三、业财融合高校财务创新管理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整章建制提质增效
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治理机制。“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规范领导班子决策行为,严格执行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制定实施办法,整章建制,加强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理念。建立分级授权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体系,明确审核审批权限,提高学校科研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在保证学校教学、科研任务前提下,利用现有设备开展校内外技术服务,完善二级单位和重大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对责任单位、管控方式、收入分配原则等予以明确界定。
(二)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开源节流促发展
秉承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原则,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坚持量入为出,强化校内预算管理,着力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根据上级部门下发预算拨款控制数,参考上年预算执行实际情况,结合本年增减变动因素,分析各部门预算申报数据,合理测算收入规模和结构。在财政拨款压减情况下,继续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在保障人员经费和基本运行支出的基础上,资金重点投入学校发展急需的方向,发挥预算安排“促发展”重要作用。
(三)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加大重点领域资金扶持
1.加强人才培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预算经费支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使命担当,厚植家国情怀,“五育”并举培养新时代杰出人才。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经费投放力度,应对内部控制建设中识别出的师资队伍建设风险领域,完善控制措施,面向“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设立引才专项基金,协同教学、科研、组织、人事部门,建立教师培养与发展支持共享和互认机制。坚持“稳引培”并重,设立“春雁英才”专项奖学金,集中优势培养选留“拔尖”学生,做大青年教师“蓄水池”。3.坚持“四个面向”,紧盯“卡脖子”难题,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大科研经费扶持力度。通过优化资金投向,引领科研攻关方向,预算重点支持科学研究,为打造国之重器持续贡献财力保障。
(四)加强过程管理提质增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落实落地
1.加强过程管理强化预算执行。严禁铺张浪费,提高预算执行质量。高度重视财政资金预算执行,落实主管校领导负责制,加强管理、优化流程,督促及时开展项目可行性论证,合理规划时间节点,启动采购流程。计财处按月及时向校领导和各业务归口部门下发预算执行通报,预警冗余额度,分析执行短板;归口部门根据预算执行通报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执行偏差,确保财政资金预算各考核节点执行比率和阶段性绩效指标实现。强化财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定期形成《财务简报》,多角度全面剖析财务管理现状,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2.严把财务关口加强经费管理。严控“三公”经费,严肃财经纪律,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加强会议费、培训费支出管理,成功开启世界一流大学百年校庆云直播。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控制为教学和科研项目必须举办的学术交流、培训,严格控制规模并实行审批、签到制度。3.推进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做好中期绩效监控、绩效自评和外部绩效评价,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高度重视绩效自评工作,部门预算批复财政拨款项目全部纳入绩效自评范围,实现自评全覆盖。完善评价内容方法,形成部门联动项目绩效评价长效机制,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对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运行全过程进行跟踪统计,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五)科财融合,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落实科研放管服需要,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完善项目库建设,实现科研与财务系统对接,打破信息孤岛,推动科技奖励再创历史新高。2.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一是扩大科研项目经费自主权,简化预算编制,进一步精简合并预算编制科目;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合理构建利益分配机制。3.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推动科研财务助理队伍建设,有效推动学校科研与财务融合。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培训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科研财务助理现场及在线培训,内容至少涉及财务报销、预算管理、前沿政策解读、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诸多领域,实现科研财务治理培训人员、内容领域双向全覆盖,切实提高培训满意度,以有效提高科研财务助理的职业胜任能力,为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预算编制、经费报销、结算审计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
(六)深耕人才培养,发挥财务智库功能
1.运用大数据思维,深入分析、比对、汇总数据,为学校招生、就业提供充分资金保障。构建生均成本测算模型,推动人才培养专项预算绩效一体化管理,强化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要领域和基层一线就业指导,加大实习和创新实践经费、资源投入力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2.提高政治站位,坚守两个强国使命,树立成本效益理念,发挥财务智库功能,科学引导、合理规划,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创新构建“学科团队+区域研究院或国家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财资智库”的四位一体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科技成果化。
(七)整合资源,强化二级单位管理控制
强化高校直属及附属单位管理,有效整合资金、资产、资源。二级单位的管控能力是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二级单位的规范运行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整体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高校基于业财融合思路,从控制环境、收入、支出、分配、物资采购、资产等业务领域对附属单位财务控制和业务控制进行流程重构,形成双向循环的附属单位优化管控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华军.高校内部财务治理影响因素及治理成效分析——基于54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会计之友,2018(07):141-145
[2]杨燕英.周锐.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路径选择[J].财政监督,2021(05):5-10
[3]黄永林.高校财务治理结构的多重关系与现代化建构[J].会计之友,2021(05):2-10
[4]任悦.基于业财融合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优化路径研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0(02)
[5]乌婷.权凯.适应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财务治理创新探讨[J].会计之友,2017(01):110-113
作者:任悦 鲁丹 赵敬予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一篇:高职旅游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 下一篇:高校钢琴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