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
时间:2022-04-18 09:10:35
导语:乡村振兴下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内容。想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就要将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到位。就目前来看,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比较严峻,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产业、行业经济活力大幅度收缩。要突出“三农”工作地位,持续进行改革与创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从而实现乡村地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建设的目的。要以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乡村地区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一方面,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加快文明建设和农村富裕的实现,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不再局限于种植和销售农产品,其生活水平和质量将会显著提高,也有助于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常态,要实现从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就应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作为重要导向。此外,还可改善农业生产现状,引入特色化产业,或是深入挖掘乡村的自然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当地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乡村振兴战略模式的相关计划进行调整与优化,明确乡村经济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健全预防性策略,以免出现盲目建设、随意发展等问题。
二、乡村振兴与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融合关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得到全面推广和实施的背景下,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乡村振兴与乡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其融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载体: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国整体改革进入到了全新阶段,乡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确保乡村振兴中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形成更具辐射的区域经济链,打通和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壁垒,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推广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时,要明确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定位,发挥其载体作用。
(二)支撑:乡村振兴是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些年乡村经济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第一产业经济领域呈现出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一定阻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统一发展,应将一二三产业进行结合,比如融合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形成更具活力的产业链,加强先进技术应用,带动农业制造业、农业服务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三、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
(一)发展观念缺乏
在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的背景下,很多地区都实现了从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但是仍然有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无法将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落实到位,难以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尤其是在国家政策调整,或是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会出现退缩现象。
(二)缺乏发展后劲
首先,乡村资源不足,能够直接用于经济建设的耕地以及其他资源十分有限,对新资源的开发不足,这也是造成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人才保障不足。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年轻劳动力都涌入大城市寻求发展机会,农村地区多以儿童、中老年人为主,文化素养不高,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一直得不到提升。最后,缺乏资金支持。很多农村政府部门财政收入比较紧张,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发展后劲。受技术、地区、人员等因素影响,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种类比较单一,而且销售渠道并不广,受地理位置影响比较严重。
(三)发展压力大
集体资产和资源的对外承包,是乡村集体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但是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市场活力衰退,没有发展动力,生产效率和水平降低。虽然部分地区的资源已经较为丰富,但对市场风险的预测能力不足,无法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发展压力较大。不仅如此,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有的农村地区全面经济收入较为可观,但也有部分地区居民年收入没有显著提升。
(四)财务管理混乱
农村经济财务管理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工作,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全面关注。部分地区的财经制度不全面,或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无法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起到指导作用。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工作制度,很多工作无章可循,受领导人员主观印象的影响比较严重,难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当内部控制缺乏、对财务管理不重视时,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就无从说起。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优化农业结构
粮食生产一直都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想要保证生产数量和质量,必须要有足够的耕地面积。为了保障农户的基本权益,当地政府可灵活调配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于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各项权益建立权利和责任主体,在农民使用、流转、抵押承包土地时,充分保证其权益。有了政府和法律的保护,农户会将更专注于农产品种植,而且不用担心自身利益问题。在农田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可建立更高的标准,结合实际生产目标,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扩增农产品种植数量与规模。根据农作物特点,提前制定好恶劣气候、自然灾害的应对计划,尽可能降低损失,以提升农作物的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益。想要进一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应突出先进科技的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应用无人机、冷链车、条播机等,充分发挥无土栽培、电力恒温大棚等现代设施的作用,以保证农产品质量与产量。
(二)促进产业融合
乡村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可加强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打通产业上下游的壁垒,发展后续产业,比如形成生产、加工、科研、产业等一体化的格局,将企业和农户直接挂钩。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作为主打,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量和销量,让加工、流通以及消费等在农村地区就实现内部消化,助力扩大农产品的供给覆盖范围,以保证产业融合效率与质量。目前越来越多地区都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融入到文创产品中,增强游客体验感的同时,也有利于通过文化输出来带动经济发展。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一定差异,也正是这种产异化的存在,可加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同时,还可举办多样化的文体活动,举办讲座进行宣传,并为游客提供停车场、卫生间、民宿等配套的公共体系。“农家乐”、徒步、露营、自驾游等都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活动,将休闲养生与乡村产业进行融合将会是主要方向。当地政府部门还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示范区,以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三)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推动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这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进入到了新常态阶段,应不断调整并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观念,在原有单一的生产架构基础上予以创新,打造全新的现代化产业生态体系,以增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基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首先,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全新的“三农”体系,以市场需求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深化推进乡村供给侧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基层组织机构要大力应用新型农业技术,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比如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利用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宣传,打造新型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体系,使生产工作水平得到质的提升。扩大宣传的普及范围,让农村居民掌握先进技术,扩充其知识储备,为改变农业生存难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和城市地区相比,乡村自然资源储备量丰富,深入进行挖掘并充分利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将精加工、销售等进行结合,打造精加工种植基地或示范区。为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可专门打造电商平台,一方面可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还可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对不同地区农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突出现代化农业体系的特点,推动其朝着多元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变。比如打造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体系,投入更多资金与资源,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出台补贴或扶持政策,全面调动农村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之后,资源也可充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可对农业种植环节予以改善,比如将农村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等作为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建立雨水收集系统、自动灌溉系统等,减少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
(四)遵循基本性的原则要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全新阶段,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应准确把握不同地区乡村之间的差异,将基本性原则渗透到乡村经济高质量建设的每个细节中。首先,依然将农业产业作为重点内容,加大人才、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力求做大做强,保证农村产业“做实、做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力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在乡村规划出经济的高速发展区,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规模化畜禽养殖技术、渔业技术等,让乡村生态与自然生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各地区乡村的特色不一,要以特色农产品作为代表性农作物,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品牌。其次,严格按照乡村改革的基本要求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完善各方面制度体系,转变生产模式,为农村经济、集体经济的发展助力。比如建设集体农场、牧场,使传统农业生产、养殖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和带头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从而起到提升农场建设水平的作用,让资源和人才向农业靠拢。第三,遵循乡村治理的基本原则,在各地区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乡村治理工作稳步开展的过程中,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去其糟粕,发扬踏实、淳朴、文明的乡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助力乡村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想要让整体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就必须要注重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举措,就目前来看,应准确把握乡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社会矛盾,着力解决发展活力不足、集体经济管理混乱等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高小民 单位:中共正宁县委党校
- 上一篇:新形势下服务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 下一篇: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与发展
精品范文
5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