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型构件凹凸面厂内加工技术研究
时间:2022-04-18 08:42:09
导语:叠合型构件凹凸面厂内加工技术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装配式叠合型构件结合面粗糙度控制技术是通过在叠合型构件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后工艺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的。对于构件水平无模板面,使用特制拉毛耙子,将耙钉插入构件中,匀速拉毛,实现结合面粗糙控制。对于有侧面结合面,使用缓凝剂原浆均匀涂刷在边模内侧,浇筑混凝土前重新检查缓凝剂确保均匀无流挂、漏涂现象。待构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拆除边模,使用高压水枪冲刷结合面,将水泥和砂子冲掉,露出粗骨料,形成粗糙面。
关键词:预制装配整体式;结合面;缓凝剂;拉毛耙子;高压水枪冲刷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国家提出了装配式建筑市场的相关政策,鼓励装配式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为大量、快速的住宅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从根本上全面推进了绿色建筑行动。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之下,随着相关政策标准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业正向着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转型,作为建筑产业化重要载体的装配式建筑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因此装配式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细小基础构成,构件的制造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速度;构件的凹凸面粗糙度作为构件生产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对构件凹凸面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构件凹凸面粗糙度控制技术应用的显著优势所在:①成型质量好、环境污染小整个控制过程都在工厂内完成,节约了大量后期处理时间,成型质量可控性强,同时减少了对环境造成噪声、扬尘等污染,对于环保而言是很有好处的,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②观感效果好,经济效益高整个凹凸面凹凸均匀,形成观感效果极好的凹凸面,出车间前即全部成型,杜绝了后续处理造成的粗糙度不均匀,以及凹凸面粗糙百分比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缩短生产周期,经济效益显著。③安全保障度提高装配式叠合型构件凹凸面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现场所需劳动力数量,降低了安全风险。
2技术组成
构件凹凸面粗糙度控制技术主要由两方面组成:①构件有侧模截面位置凹凸面的技术控制;②构件上部水平凹凸面的技术控制(主要包括叠合板、叠合梁、双皮墙构件)。
3技术原理
对于叠合板、叠合梁的上部水平凹凸面及双皮墙内部竖向凹凸面,因生产时上部水平面无模板,使用特制拉毛耙子,待构件混凝土初凝前,从构件上表面将耙钉插入构件中,匀速拉毛,待混凝土凝固后凹凸面深度达到5mm即可,拉毛形成的凹凸面面积不小于整个构件凹凸面面积的80%。对于构件截面方向的凹凸面巧妙地采用涂刷缓凝剂来实现,主要适用于叠合梁、叠合板、预制剪力墙、预制柱、预制阳台、预制空调板等构件的截面方向凹凸面的凹凸度控制,使用混凝剂原液均匀涂刷。在构件本身强度达到75%后脱掉边模,使用高压水枪对缓凝剂涂刷面进行均匀冲刷。缓凝剂用量与高压水枪压力值的完美结合,使得凹凸面的成型效果达到最优;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构件采用不同的组合值,高压水枪压力调节为0.75-0.8MPa,可满足各类构件的生产要求。
4工艺流程
见图1。
5技术控制重点
5.1模台清理、放线
将钢模台表面浮渣、杂质清理干净;依据图纸设计要求在模台上放出各类构件几何尺寸定位线,放线偏差控制在2mm以内。
5.2边模安装、涂刷缓凝剂
根据定位线对边模进行拼接组装,施工强力磁盒将模板牢牢地固定在模台上,在拼缝位置打胶密封,防止漏浆;然后在边模内侧人工涂刷混凝剂原液,涂刷应薄厚均匀,无流挂及漏涂现象。图3边模安装、涂刷缓凝剂
5.3钢筋、埋件安装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布置钢筋及埋件、预留洞口等,主要检查构件型号是否与图纸一致,几何尺寸、钢筋型号、甩筋长度、埋件、线盒预埋位置、吊环吊点加强钢筋等是否满足要求。
5.4构件混凝土浇筑
全部安装工作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对侧模内的缓凝剂重新检查一次,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及遗漏;浇筑完成在振捣台上完成振捣,直到开启前对强力磁盒再一次检查,防止脱模。图4构件混凝土浇筑
5.5构件无模板凹凸面粗糙处理
对于无模板接触的预制构件凹凸面,混凝土浇筑后振动台振动后不进行抹面处理,形成自然的凹凸面,并在构件混凝土初凝前使用拉毛耙子,在构件上表面匀速拉毛,形成拉毛深度5mm。
5.6侧模拆除、构件截面方向凹凸面冲刷
待构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拆除边模,此时边模凹凸面因缓凝剂作用强度仅为设计强度的30%~40%,使用高压水枪正对着凹凸面进行冲刷。将水泥和砂子冲掉,冲刷的深度控制在6mm,露出粗骨料粒径的1/3为宜,形成凹凸面。图5凹凸面冲刷通过以上技术控制对不同类型的构件凹凸面处理,粗糙度满足规范、标准的要求,构件成型后质量极佳。图6侧模拆除
6结论
对于无模板接触的预制构件凹凸面,在混凝土初凝前使用拉毛耙子插入上表面10-15mm深度,混凝土凝结后凹凸深度差可达到5mm;对于构件有侧模位置,先进行混凝剂涂刷,待构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拆除边模,使用高压水枪正冲刷截面,冲刷的深度控制在6mm或漏出粗骨料粒径的1/3即可。此项技术适用于所有类型装配式建筑的叠合型构件的生产,操作便捷,质量控制有效,凹凸面凹凸均匀,观感效果极好;出车间前即全部成型,杜绝了后续处理造成的粗糙度不均匀以及凹凸面粗糙百分比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缩短生产周期,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S].
[2]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3]DB21/T2572-201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S].
[4]靳鸣,方长建,李春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7,46(16):53-57.
[5]魏江洋.浅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技术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D].南京大学,2016.
[6]苏杨月.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7]刘永欣.装配式建筑不同混凝土楼板的优化选型[D].聊城大学,2017.
作者:张伟光 许明珠 张烨 王盛 马雷平 单位: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应用
- 下一篇:药房拆零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