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系统探讨

时间:2022-04-14 16:23:52

导语: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系统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系统探讨

摘要:经济发展各动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实就是一种互利共生的状态,彼此促进又彼此依赖,缺失其中一项其他项都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用。正如单一动力要素因其单一性的内在缺陷,缺乏整合动力要素的动力系统。而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本上就是靠单一动力要素进行驱动,所以出现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本文基于系统共生理论,对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并形成新动力的迫切性、必然性和可行性。本文中提到的西南民族地区,主要指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四大民族省区。

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系统

一、系统共生理论

(一)系统理论

系统通常定义为若干要素以一定解耦股形式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由要素、结构、功能和系统四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内在表现的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结构、结构与功能、功能与系统、系统环境的关系。1948年L.V.贝塔朗菲发表《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不仅确定了系统论的学科地位,也奠定了其系统论的掌门人的地位。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事物是多个方面、多种关系、多种矛盾的总和这一思想通过系统论被具体化,要素、子系统、系统之间构成一种层次递进的关系并构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整体,在这个整体空间内物质、能力和信息不断进行交换,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更替,永远处在一种平衡→非平衡→平衡的循环。本文借助系统理论中内部要素之间产生的动力与外部结构功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即系统合力[1]。

(二)共生理论

共生源于生物学研究,表明两个个体彼此依存,缺失彼此都不能生存的一种关系。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理论和方法不仅逐渐应用到医学领域和农业领域,而且开始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等。中国学者曾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小型经济,得出一个结论,即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可塑状态,更是一种科学方法[2]。运用共生理论研究经济是因为共生体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界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这也符合经济发展一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经济发展需要多种动力要素共同作用完成,利用共生关系将动力要素进行系统化的组合并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系统合力,方能使动力要素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图1为系统共生理论关系图。

二、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一)西南民族四省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迫切性

民族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很快,一直在努力实现经济赶超任务,根据对2011—2020年西南民族四省(广西、云南、贵州和西藏)的GDP数分析可知,西南民族四省GDP占比由4.44%上涨到6.53%,间接说明10年期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但民族地区总体水平仍然不高,民族地区人均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仍有差距,反映经济实力的人均生产总值(2011—2020年)的位次表明,西南民族四省人均GDP在全国31省区中排名都在后十位,而且出现日益扩大的现象,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是落后,经济赶超任务任重道远[3]。通过数据分析不难发现,民族地区经济的赶超除了在GDP上下功夫外,并未给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质的改善,在整个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的前提下,市场化和现代化过快,必然导致西南民族地区出现更大的收入差距和利益分化,由此产生的“马太效应”更是会加重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负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西南民族地区原有的动力要素未能真正助力该地区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质量提升的双重效果,因此转换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助力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箭在弦上”。

(二)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必然性

伴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较为明显,说明原有的经济动力(传统的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是“三驾马车”)要素发挥作用的余地越来越小,原有的经济动力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迫切需要通过挖掘新的动力来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小组根据模型分析显示,2019年中国经济呈现微幅平稳下滑的趋势,如果从供给侧角度看,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是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而从需求侧角度看,投资、消费和出口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即实现经济增长需合二为一[4]。经济学家林毅夫也认为稳定的经济增长=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在具备先决条件(即创新行业和科技创新),在此基础上政府辅以基础设施建设或对新经济先行者进行激励措施。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必须有效激发企业家创新意识和精神,以及持续性地产业升级和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经济和各项资本相对落后的西南民族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新”,并不意味着要找出一种从未出现过的动力要素,而是根据西南民族地区的特点,把现有的能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进行筛选和揉合,在提高单一动力要素发挥作用效率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强大的系统合力来推进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合力”一词在物理学上是指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多个力加在一起的矢量和。经济因素是整个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动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但不是唯一性的,不能否认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它们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产生作用。社会是具备一定组织形态的系统结构,要使系统结构发挥其最大的功能与效用,组合形成系统合力当仁不让。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新动力——系统合力,系统合力对于驱动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到底有何优势?形成系统合力,政策制度、科技创新、市场经济、文化动力、产业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形成系统合力使之成为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是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可行性

(一)各动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

宏观上讲,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属于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微观上系统中各动力要素独立存在但又相互影响,每一个外在要素及系统内部的变化反馈,都会造成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波动。我们延续前期调查方向主要从政策、市场、科技、文化、产业等几个方面讨论其内部的关联性。图2为西南民族地区各动力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图。根据图2可知,西南民族地区因拥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形成当地的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一般称之为资源型产业),通常国家大方向的政策方针会因这些资源对该地区的经济形成一定的政策倾斜,也为该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开发环境。而产业经济中潜在的资源优势要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相关技术条件的支持。技术支撑带来产业结构的变更,能更好促使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经济的效用。西南民族地区先天科技优势不足导致科技对于政策的诉求增大;地区文化层次和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新兴事物的接收和创新意识的运用,也成为西南民族地区追求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因西南民族地区本身文化层次和水平的限制,想要提高就需要政府政策的鼓励和引导,政策的影响力度又直接受到当地人文生态是否失调的刺激;西南民族地区优越的自然人文是造就地区特色文化的基础,历史的积淀往往也是地区自然资源变迁和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很好印证。[5]无论是政策、科技、文化还是产业相互之间的作用与被作用,都应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而出现,又作用于市场,共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动力要素之间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环效应,保护并充分利用各动力要素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激发整个动力系统功能的发挥形成有效的系统合力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6]

(二)各动力要素作用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根据上述对图2的分析不难发现,正是由于各动力要素之间的密切关联性和相互作用,才使得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系统结构,系统中各动力要素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又相互依赖、相互连接,聚集并不断发生耦合,共同促进,以此实现合动力的网络结构。图3为各动力要素的系统结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各动力之间的关联耦合并非毫无规律地偶然堆积,往往是出于实现某种经济目的被人为安排或自发组合形成一个整体,可以是某几个各动力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也可以是某几个动力要素组成的子系统之间的排列组合,逐渐形成要素—子系统—系统的层次性和整体性。[7]

四、结束语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又是我国整体国民经济不能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言,本身既是独立的一个个体又与国民经济其他部分密切相关。西南民族地区地处西南,又是多民族地区,经济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释放政策与激发内生潜力的双向修炼,无论是其内在诉求还是外在经济形势的刺激,形成系统合力使之成为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必须的、不可阻挡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何林.论西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利益机制[J].广西社会科学,2015(3):152-156.

[2]李俊杰.民族经济政策与民族地区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3]钟山,沈新祥.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2017(12):61-62

[4]王延中.民族发展蓝皮书: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5]谢珺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2):16-17.

[6]张英捷.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69-70.

[7]顾文兵.非正式制度视域中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困境及动力系统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1):43-49.

作者:谢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