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2 19:13: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经济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态经济论文

农业生态经济论文

一、西藏自治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动态分析

1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15年间,生态子系统协调度呈现出倒“V”字形的变化趋势。1995—2003年,该子系统协调度基本表现为逐年升高的趋势,协调度等级也由极度失调状态逐步发展为中度失调、弱度失调,直到2003年发生质的飞跃变为弱度协调;但2004—2009年,该子系统协调度由前一阶段的逐年升高的发展态势变为持续降低的态势,其协调等级也由弱度协调经低度失调下滑到中度失调再到极度失调状态。1995—2003年系统协调度上升主要是由于造林面积及粮食单产的功效系数大幅度提高;2003—2009年间造林面积及粮食单产的功效系数虽然保持了上升的态势,但播种面积、化肥用量、灌溉比例及农药用量的功效系数都大幅度下降,导致整个子系统的协调度急剧降低。从生态子系统各指标的功效系数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西藏农业经济系统存在如下生态问题:一是耕地资源日益紧缺,人均耕地面积自1995年以来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达到11.11%。二是农田化肥投入量的快速增加,使得西藏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农田面源性污染压力。虽然西藏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化肥用量离全国平均水平的上限426kg/hm2还有一定距离,但由于本区长期采用落后的施用方式导致化肥使用效率不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鉴于此,建议本区域内化肥的使用应该着眼于在现有施用量基础上改进施用方式,提高使用效率。三是农田水利设施基础相对薄弱,农田有效灌溉比例下降。1995—2009年间,灌溉比例功效系数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体现出本区域农田灌溉比例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数据表明,西藏自治区农田灌溉比例由1995年的79.4%下降到2009年的66.27%,年均下降率为1.3%,其主要原因在于西藏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西藏农业经济系统面临资源逐渐短缺和生态安全性日益降低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随之降低。

2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15年间,西藏经济子系统协调度由1995年的-1.2099增加到2009年的0.8114,表现为阶梯式上升态势;与此同时,协调等级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协调等级由1级跃升至9级,由极度失调变为高度协调状态,反映出在研究时段内西藏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1995—1999年西藏经济子系统协调等级为极度失调状态,除乡村劳动力、农村恩格尔系数和人均支出/人均收入功效系数稍高以外,其余指标的功效系数都小于0.20,其中人均GDP、农机动力、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功效系数甚至都小于0.10,处于较低水平。2000—2003年间,该子系统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村非农收入比例和人均支出/人均收入3个指标功效系数的快速增长使得协调等级由前一阶段的极度失调发展为低度失调。2004—2009年,西藏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由0.6025波动上升到0.8114,协调等级也由低度协调波动发展到高度协调。其间,各指标的功效系数除农村非农收入比例的功效系数持续降低外,其余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基本是持续升高的,其中乡村劳动力、人均GDP、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农机动力及农业产值5个指标的功效系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经济子系统协调度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西藏经济子系统具有下述特征:一是农村经济和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995—2009年间,西藏人均GDP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快速持续增长,人均GDP由1995年的2358元增加到2009年的15295元,其功效系数也由0.0018增加到0.9883,增加了0.9865,年均增长速率高达3647.0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878元增加到2009年的3532元,其功效系数由0.0033增加到0.9869,增加了0.9836,年均增长速率也高达1987.08%。二是农牧民收入渠道有效拓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定成效。如表3所示,农村非农收入比例由1995年的0.05%增加到2009年0.17%,即农牧民的收入来源中农业所占比重由95%逐步下降到83%,其功效系数也由0.0031波动升高至0.6963,以年均14.91倍的速率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期间西藏农牧民的收入渠道有所增加,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了一定成效,农村二、三产业有一定的发展。综上所述,研究时段内特别是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农牧民收入渠道增加,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农村经济结构有一定的改善,农村经济已经具备良好的、和谐的发展态势。

3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由表4可见,1995—2009年15年间,西藏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及协调等级都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度由最初的-0.3980升高到0.4766,协调等级由1级波动发展为5级,协调状态相应地由研究初期的极度失调状态波动变动为2009年的弱度失调状态。1995—2002年该子系统的协调度表现为上升趋势,2003年是社会系统失调与协调的转折点,协调等级发生了本质转变,由失调状态转为协调状态。2003—2008年该子系统的协调度虽有小幅度的波动,但协调等级均维持在弱度协调状态,2009年协调等级下降为弱度失调。从社会子系统不同指标功效系数的动态变化来看,该子系统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农产品人均占有量持续增加。除人均粮食占有量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外,人均肉类、奶类均表现为持续增加的态势,其中人均肉类和奶类占有量迅猛增加,人均肉类占有量以年均6.00%的增幅从1995年的46.74kg快速增加到2009年的88kg,而奶类人均占有量也以年均2%的增长幅度从1995年的73.42kg波动增加到2009年的101.47kg;人均水果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功效系数变化不大。上述变化趋势说明西藏自治区政府近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畜牧业有了较大较好的发展。与此同时,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本区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西藏农业经济系统正向以农促牧、以牧促农、农牧复合协调发展方向转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明显。从千人拥有床位数、人均农村耗电量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的功效系数来看,1995年以来,西藏农村无论是医疗保障程度还是住房条件都有了长足发展,农村耗电量也逐年上升,说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农村公共产品量逐年上升。

4西藏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西藏农业经济系统协调度基本表现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协调等级由1995年的极度不协调变为2008年的弱度协调,2009年又降低为弱度失调,其中2003年是系统由不协调转为协调的转折点。从不同的时间段来看,1995—2000年农业经济系统协调度持续升高,主要由于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大幅度提高,生态子系统协调度虽也波动增加,但其贡献率小于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2001年生态子系统协调度有所增加,但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协调度均比上年降低,使得整个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比2000年低。2002年后尽管生态子系统协调度持续降低,但在其余2个子系统协调度波动上升的影响下,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仍然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协调度等级也相应提高。

二、小结

查看全文

海洋生态经济论文

1天津市发展海洋生态经济的机遇和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只有遵循生态原则的经济才是可持续的,因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态经济模式。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平台,与人类经济活动相叠加而耦合成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而海洋生态经济则是在海洋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通过挖掘海洋资源潜力来建设的海洋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产业经济。

1.1天津市发展海洋生态经济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

发展海洋生态经济,拥有国家的政策支持,与环渤海区域发展战略相一致。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海洋经济,为天津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国家海洋局指出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和依法用海,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高海洋生态承载力,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海洋工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天津海洋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实施,环渤海经济圈迅速崛起,对于天津来说,要充分发挥环渤海中心城市的作用,辐射和带动周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全力构筑现代海上丝绸之路,这些都为天津海洋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1.2天津市发展海洋生态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天津在探索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全面发展海洋生态经济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汉沽建立了以北疆电厂为代表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打造了集海水冷却、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废物再利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五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真正将海水“吃干榨净”。其中,一期和二期工程分别采取摊晒制盐和工厂化真空制盐的方式进行,对浓海水进行综合利用,在有效避免浓海水直接排海而造成生态破坏的同时,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另如,天津临港经济区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按照远近结合、长短结合原则,集约节约利用岸线资源,形成了产业聚集,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目前已建成了具有生态修复和污水处理功能的临港生态湿地公园,据统计每天可对1.75×104t污水进行生态净化,并将其全部作为景观用水,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查看全文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生态经济论文

摘要:产业生态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新型工业化模式的必然走向,产业信息化、网络化、集聚化和生态化都显现了这种经济模式的雏形。我国面临资源消耗大、生态透支严重和社会难以持续发展等巨大压力,产业生态经济最有可能在中国获得优先发展。两个典型实例说明,产业生态经济模式在我国并非空中楼阁,用生态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是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捷径。

关键词:产业生态,新型工业化模式,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生态化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局一份报告(2003年),在现代经济史上,全球化浪潮出现过三次。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始于1980年,这次浪潮完全不同于以前两次:多数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化市场,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却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脱离世界经济逐步边缘化,导致收入下降和贫困增加;国际移民和资本转移在前两次全球化浪潮中微不足道,如今变得非常突出。货物运输、旅游和通讯速度明显加快;一些亚洲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世界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突出特点为:

(1)经济活动的中心由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知识本身成为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日益起着决定性作用。(2)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明显的变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全球贸易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如今在142个WTO成员国中,70%是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其中,全球化进程较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和印度等。(3)贸易、资本、金融和人员流动越来越突出,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贸易自由化使全球经济逐步融合,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产业结构全球化调整,人员跨国流动和国际旅游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全球化服务市场。(4)新的国际规则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对引导国际贸易发挥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若干国际标准系列(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SO),以及地区性或双边性贸易协议等,对促进经济全球化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在工业革命中,制造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而以全球一体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引领着全球化的进程。

查看全文

高原小体量生态经济论文

被誉为“中华水塔”承担着国家生态安全的青海省,是国内最早提出并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省份之一。早在2008年青海省就提出实施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生态立省第一要务的前提下,经过多年艰苦探索,青海省不仅走出了一条遵循自然规律、符合青海省情的生态环境保护之路,同时在倒逼压力之下,青海省正在探索出一条建立在内生保护基础上的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新道路。

一、走出内生保护之路,让稀缺高原资源生金变银

青海省为了实施所承担的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保护的任务,从2007年就取消了对三江源地区GDP指标的考核,加大了对环境质量指标的考核。但这并不意味着青海省放弃了经济发展,相反,在保护底线不能破、保护战略不能变的倒逼动力推动下,探索出了一条与生态保护相融合的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新思路和新做法。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之后,融保护与发展为一体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始被各地所接受的背景下,青海省在让高原稀缺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生金变银,高原生态经济开始浮出水面,成为大美青海与绿色融为一体的风景线。目前,青海省正在兴起的生态产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保护青海湖中衍生出的生态、科考与文化之旅新产业。青海湖是青海省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2001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期工程启动以来,一方面,青海省在按照保护规划完成一系列青海湖保护工程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探索着如何利用大自然赐给青海如此稀缺的生态资源使其变成生金变银的生态产业。为了提高青海湖的知名度,从2002年开始举办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来,到2014年已经举办了13届。目前该项赛事已经成为与国际环法赛、环意大利赛、环西班牙塞等职业巡回赛并列为世界4大自行车赛事,而且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湖不仅拥有具有独特自然景观,青海湖地区也是民歌的海洋,是格萨尔史诗广为传唱的地方。为彰显和挖掘青海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从2007年举办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位列国际7大诗歌节第2位品牌的节日。这些“四两拨千斤”的节日活动,极大提高了青海湖的品牌效应,使青海湖生态旅游、保护教育旅游、科普考察旅游成为一个的快速成长新兴产业。到青海湖旅游的人数从最初的几万人到目前已经接近100万人。青海湖的生态旅游,一方面创造了使青海湖生态资源生金变银的奇迹,另一方面,这种收入又成为保护青海湖的资金来源。由于青海湖旅游是环青海湖牧民参与致富的旅游,牧民在青海湖旅游中获得的收益,反过来使牧民更加认识到保护青海湖的重要性。在这种内生利益驱动下,环青海湖周边牧民主动地加入到青海湖保护中来。一个有牧民参与的青海湖社区保护模式也正在形成之中。总之,在保护中发展起来的青海湖旅游,形成了保护与旅游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这种机制不仅为青海湖保护提供了内在动力,而且也为青海湖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青海湖内生保护模式的成功,使青海省得到极大启发。在此之后几年时间内,立足青海稀缺高原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优势,又打造了四张“青海名片”:三江源国家摄影节、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国际唐卡艺术节暨文化遗产博览会。这四个文化节与青海湖国家诗歌节一起,成为青海文化的“五朵金花”。最近几年给青海的生态文化旅游带来井喷式增长。2013年的省外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二是高原稀缺民族文化资源在产业化中走向世界。青海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也形成了青海省特有的文化资源。目前作为青海省民族文化产业的藏毯、穆斯林产品已成气候,发展前景看好。藏毯是用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绒和羊毛线为材料,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的产品。在工业化中过程,中国其它地区的传统手工业走向消失的情况下,而有着600年历史的藏毯,作为独特手工业在青海得到保留传承。目前藏毯已经成为青海的支柱产业,青海藏毯产品60%以上销售海外。为了鼓励与推动藏毯产业发展,在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内开办了藏毯工业园,已经有10多家企业入驻。从2004开始,在西宁举办的中国(青海)国际藏毯博览会,到2014年已经举办了10届,2013年成交额突破1亿美元。此外青海的穆斯林产品发展势头也非常好。青海省有100多万穆斯林人口成为这个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被誉为“青海小江南”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已经成为穆斯林产品集聚县。从循化走出的青海伊佳哈拉集团有限公司,其穆斯林产品的产值达4亿多,其产品的销售网络遍及全球伊斯兰国家的区域。在青海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用他们的智慧也创造了另一种具有民族的特色的产业“拉面经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化隆农民带着家乡特有的拉面手艺,开始在厦门、上海经营清真牛肉拉面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目前拉面经济已经成为化隆县富民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输出经济。截止2013年底常年在外从事拉面经济达到10万多户,从业人员11万人,收入达到4亿元。三是高原生态农产品发展潜力巨大。青海省独特的高原生态气候,为青海省发展高原生态农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对生态农产品需求市场的发展,青海省高原生态农产品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看好。目前青海省已经建立起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药材、特色水果、牛羊肉、奶牛、毛绒、枸杞等10大优势生态农业产业基地。作为高品质高原枸杞生产地的海西州,目前种植枸杞30多万亩。特别是已经成为品牌的“枸杞故乡”都兰县,这里出产的枸杞黄酮含量高于其他地区的30%,糖分含量高于12%。许多村家家种枸杞,人均收入万元以上。四是青海省新能源产业、循环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地处高原的青海虽然不具备发展传统工业的条件,但却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循环经济的优势。按照太阳能资源分类,青海省属于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一类地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格尔木市已经形成集聚效应。占地150平方公里的格尔木光伏产业园,其发电总计已经达到15亿千瓦时。按照目前已修订完毕的《青海省格尔木光伏发电总体规划》,光伏产业园区未来发展面积将达到475平方公里,装机容量7033兆瓦以上,其规模处在国内领先水平。

二、青海省小体量经济蕴含生态经济发展思路、新模式

青海省正在发展中的高原生态经济,从经济体量看,特别是与以百亿元投资为起点的重化工产业相比,更是微不足道,如果以GDP总量来评价,更是摆不到桌面。但是从发展生态经济的新标准看,正在兴起的青海省小体量的高原生态经济蕴含传统工业经济所没有的功能和成长优势。一是青海省小体量高原生态经济,正在探索出一条融保护与发展为一体的内生保护新模式之路。在保护底线不能突破、保护第一要务不能动摇的前提下,青海省走的不是就保护而保护之路,而是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新保护之路。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模式,就是这样一种资源保护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旅游产业发展反过来,为保护提供了内生动力和资金支持。目前青海省,正在尝试把这种保护模式推广到三江源保护中,让牧民成为生态保护工人参加到保护中,使牧民收益与保护挂钩,形成牧民收益增加与生态保护融为一体的新模式。二是青海省小体量的高原生态经济,具有大体量经济所不具有的独特功能。青海省生态经济虽然体量小,但却承担着传统工业经济所不能承担的三个功能。首先,以民族文化为资源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价值以及不仅是有形的物质财富,还是青海省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这些产业发展使青海省稀缺的高原游牧文化、穆斯林文化,通过产业发展找到了中国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走向世界的新通道。中国是世界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可以说青海省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是如何使中国五千年文化资源在与市场相结合中实现传承的一个新探索。其次,这些来自民间的手工业产品,虽然体量小,但却是高就业率的民生产业。如化隆县的拉面经济,其总量虽然只有4个亿,但带动的却是11万农民的就业。都兰县枸杞种植,可以使每户人均获得1万元收入。最后,这些产业虽然体量小,但却是没有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三是青海省小体量产业潜力巨大,今天丑小鸭就是明天的白天鹅。纵观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在一个新经济时代刚刚开启的时期,真正能够成为引导未来发展的新经济,恰恰是那些不引人注意的微小企业和小体量产业。20世纪80年代成为引领美国和世界信息经济时代的企业,恰恰来自在硅谷那些名不经传的微小企业。青海省目前正在发展的这些小体量产业,恰恰是适应生态经济时代消费市场应运而生。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证明,一个产业到底能够成长多大,最终决定的是市场需求的容量有多大。我们坚信,适应生态经济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青海省高原生态小体量产业,它们会随着生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今天的丑小鸭就是明天的白天鹅。

三、培育完善青海省高原生态经济的若干建议

查看全文

城市集群生态经济论文

不知那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黄河,流淌的不仅是泥沙,他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但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也在久久流传“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平原位于黄河“大几字型”的一横之上,行政区划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至阴山脚下,南临鄂尔多斯高原北面的库布齐沙漠边缘,西接乌兰布和沙漠,东及东南与蛮汗山山前丘陵及和林格尔丘陵相接,东西长达500公里,南北宽20-90公里,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河套平原因其“南有照,北有靠”的自然地理特性,是中国传统风水学中所说“风水宝地”。河套平原由大小4个平原组成,即巴彦高勒至西山嘴之间的后套平原;西山咀与包头之间的三湖平原;包头、呼和浩特、喇嘛湾之间的前套平原,俗称土默川平原;黄河60%-68%,8月份比较集中。河套平原日照长、空气干燥、多风,蒸发量较大,水面蒸发量在2000-2600!之间。本地区地下水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近年来由于用水量逐年增加,地下水位一直呈下降趋势。

河套平原因其引黄灌溉的渠网和黄河组成一个蒙古族套马杆的形状而得名。引黄灌溉的历史从何开始,在这里细作论证意义不大。民国时期傅作义将军屯兵后套,对后套平原的引黄灌排水渠进行了系统的整修。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因其祖上是土默川人,也多次投资并发起对前套平原(土默川)的灌排水网的修理扩建。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将军被选任为水利部长,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了黄河水利事务管理局,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断修建,河套灌区的排灌系统越来越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林牧渔业产量、改善了人民以南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带状平原称黄河南岸平原。河套平原地势虽高,但表面却非常平坦,倾钭度小。由于距海洋较远,加之山脉阻隔,暖湿海洋气流难以到达,且距蒙古高压中心很近,寒冷干燥气团经常自西北或北面袭来,因此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年降水少,日照充足,温差大。年平均温度在5.6-7.4℃之间,1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以4-5月和10-11月气温变化最剧烈,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时间为3-5个月,10℃以上有150-165天,无霜期长,7月平均气温22-24℃,1月平均气温-13℃以下,年较差34-37℃,日较差13-15℃,冬春多大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草甸化和盐渍化严重。河套平原年降水量较少,大部分地区介于150-400!之间,夏季6-8月降水占全年的生活,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土默川作为河套平原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内蒙古自治区两个主要城市首府呼和浩特市和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是呼包鄂城市群经济圈的中心。著名的敕勒歌描绘的就是这一地区的历史风貌。土默川平原城市集群由呼和浩特、包头、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托克托县组成。近年来由于经营城市、美化环境,土默川上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5座城市都是高楼林立,爆炸式扩张。但由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人口增加,用水量剧增,这一地区的地下水位、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持续下降,蒸发量持续上升,土壤盐渍化加剧,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呈恶化态势。作为一个生于土默川、长于土默川、长期工作于土默川的人,有感于宁夏平原黄河水利项目,笔者建议: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在土默川平原原有引黄灌渠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引黄灌渠北扩至沿大青山脚下,东西方向新修一条沿山灌渠,将原南北向自然排洪渠和东西向黄灌渠全部联结成网,把现有北部沿山井灌、南部黄灌,统一为黄灌。具体做法建议为:由土默川最西端南北向排洪渠“昆都仑河”逆向多级扬水,将黄河水向北注入沿山东西向灌渠。再分别由留宝火子沟、五当沟、水涧沟、美岱沟、坝口子沟、哈拉沁沟、面铺夭子沟等向南回放,联通民生渠、跃进渠、民族团结渠、永顺渠,通过干渠、支渠、毛渠、地下给排水等明暗管线将土默川灌溉水系及包头劳动公园、南海子公园、哈素海、呼和浩特人民公园、满都海公园、如意河、八拜湖、大黑河、小黑河等水系全部联通成网。笔者建议通过连续滚动改造将土默川所有黄灌干渠全部改为防渗漏的混凝土渠道。

笔者认为建议如能实施至少可以发挥如下功效:一、可以系统性解决整个土默川农田的灌溉问题,整体提高土默川平原的农林牧渔生产总量。二、可以改变土默川地表水文状况、局部小气候、生态环境和城市集群人居环境。三、可以改善这一地区的工业用水,人畜饮水状况。可以有效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四、可以创造和恢复本地区湿地,也可以用黄河所含泥沙淤澄改良荒地土壤。五、混凝土防渗漏渠道可以减少土壤盐渍化。总之,好处不是能轻易一一列出的。笔者认为本建议从经济和技术上,都有其可行性:一、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具备长效投资的经济实力,也可以发行地方性债券或居民入股方式,用引水灌溉收益还债、分红。二、内蒙古自治区具备完成建议的勘测设计能力。三、由于房地产回调,原材料产能过剩,钢材、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市场价处于低位。大量闲置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可拿来就用,在解决就业,拉动经济的同时实现长效投资永续回报。古语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对土默川人来说真是天之恩赐。我再一次重申我的建议:“引入母亲黄河水,浇出富美土默川。”

作者:刘红宇单位:内蒙古储备局

查看全文

病虫害防治生态经济论文

病虫害是阻碍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它的产生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而且也影响了生态平衡,危害了我们生存的环境,那么在现在这个发展的大背景下,对病虫害的防治也显得至关重要,以往靠药物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已经变得不科学了,它在杀虫的同时对农作物或其它树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所以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以致于既能有效的防虫也能保护其他生态,促进整个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发展[1-2]。

一、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一)科学的规划,选择合理的搭配方式

不管在种植农作物还是树木,都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农作物的种植要考虑到环境是否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应该在降水少的地方种植旱作物,降水多的地方种植水稻等;种植树木要考虑到是否对城市的大气污染有益,是否能够更好的净化空气,最大限度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物是多样性的,合理的安排种植,形成自己的格局,不仅会降低病虫害的入侵也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二)利用生物的天敌相互影响

任何病虫害都不是王者,他们都有自己的天敌,我们要很好的利用天敌来阻挡病虫害的来袭,更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比如说农作物种植后经常有病虫害的入侵,这个时候青蛙就是它的天敌,青蛙的防护效果好,能够长期的控制害虫的扩散,而且对农作物没有本质上的危害,在防治病虫的同时并没有降低农作物的质量;种植树木时,我们可以利用植物的分泌物来对病虫进行有效打击,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每种植物的分泌物对哪些种类的病虫有危害等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病虫害的入侵,保护了生物。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生态经济论文

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

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它既是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又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经济观指导下,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和主要弊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观要求的崭新的经济体制。它的运行是要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3]348~349。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能够体现生态价值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的弊端是它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并会导致社会内部严重的两极分化。要避免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对生态环境和公共性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就必须改变自然资源不能反映市场价格的制度安排,使生态产品具有相应的价格,以实现生态经济建设者的利益补偿。该制度的重点应该包括[5]11:一是建立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目前,我国资源性产品(石油、天然气、水、土地、电力、煤炭)价格大多数由政府控制,整体价格偏低,没有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求。不但难以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起到节约使用资源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反而由此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品价格机制,本质上就是建立一个资源产品价格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成本的机制。这种价格机制要求尽快明确政府职能,建立合理的政府补偿机制。通过完善资源价格体系结构,将资源自身的价值、开采成本、环境代价等均纳入资源价格体系,为资源有偿使用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快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边界清晰、权能健全、流转顺畅的生态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自然资源产权界定及产权关系不明晰,容易导致因争夺资源而发生冲突,破坏资源矿产;容易导致资源的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产产权制度[6]。三是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这样一种经济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实行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生态“受益者”付费;通过体制创新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通过机制创新激励投资者从事生态投资,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这一制度的实施,既离不开市场机制,又离不开政府的强制力和执行力。因此,必须按照责、权、利相统一、共建共享、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和因地制宜积极创新的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推动区域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反映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又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一般性。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严峻、资源匮乏、社会环境问题严重,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加快进入生态市场经济社会。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陆续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最近又提出实现中国梦。政府提倡的这些问题,正是我国当前最严峻从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努力朝着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迈进。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就是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生态凌驾于经济之上,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有时可能比为我们提供的产品更有价值。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生态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这种新经济形态的运行过程能够保证:坚决反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谋求发展;坚决反对以牺牲当前的发展去危害长远的发展;坚决反对用局部的发展去损害整体的发展;坚决反对用自身的发展去剥夺他人的发展。在新的生态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够实现人类自身价值和自然界价值的统一,当代人的发展权和后代人发展权的统一;能够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7]。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把物质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轨道,而且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轨道;不仅要把经济系统中的全部经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纳入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轨道,而且要把生态系统中某些自然生态生产与再生产纳入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轨道。党的十八大总部署,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样,我们要建构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孤立地建立在经济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领域的经济体制;而必须是建立在能够使“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经济体制,强调“五大建设”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生态市场经济体制。

2建立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制度是由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共同构成的。生态经济制度建设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工业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单纯追求GDP,用消灭生态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在获得最大量经济效益的同时,毁灭了巨大的生态价值。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始终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达到尽可能地更多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产品的目的。人们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忽视生态上的要求,这种在生态上的巨大缺陷不仅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而且造成了当今巨大的生态危机,更谈不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伴随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人类要摆脱这场生态危机,呼唤一场文明形态的全面变革。这场变革就是生态文明的转型,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开始对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1983年,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到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我们党开始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要求,并提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提升,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不断深入,建设生态文明自觉性在不断增强。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崭新概念,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时代的高度。站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样一个高度,我们清楚地知道,生态文明新时代应该具有以下本质特征:(1)生态时代不仅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两种发展关系是相互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2)生态时代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是人与社会的社会关系,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是人与人的生产关系;(3)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是生态时代的自然属性,人与人的协调关系,是生态时代的社会属性。这两种属性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生态时代的本质,这两种属性的协调发展,形成了生态时代的自然史和人类史,并推动生态文明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因此,生态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统一体,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8]。在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里,我们要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要想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更蓝的天、更绿的地、更青的山、更净的水,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坚持生态立国的基本国策,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生态经济是一种与地球的生态系统保持和谐关系的经济,是人们在为实现自身利益努力的同时,将更加关注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生态市场经济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相结合的经济,能够正确反映生态系统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和全部成本,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市场经济发展中不顾社会成本、环境代价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缺点,使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优化生态辩证统一起来并实现三者协调发展。因此,贯彻和落实“生态立国”的基本国策和生态经济优先发展的根本方针,其实质就是经济社会活动全过程的生态化变革,其目的就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整合过程[5]11。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我国是一个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如果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备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律制度体系,都将严重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制度框架,但转轨中的经济体制依然制约和扭曲了自然资源的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被无偿甚至廉价使用,这不仅导致了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也助长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的在于打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地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对法律法规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与生态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生态立法的基础,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以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考虑,构建一个标本兼治的环境立法体系,借助法律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贯彻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超前立法、加快立法。建立和完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法律体系。在各种经济立法中要突出生态文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律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里,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对现有法律法规的修修补补,而必须在全面梳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彻底清理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规定。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立法。我国环境法制建设起步较晚,存在许多问题。我们现在特别缺乏一种能使“三个目标”(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三种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法律制度安排。因此,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根据时代法制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根据生态目标优先、生态效益优先的铁的原则,完善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要使制度安排得到实施,就必须建立起完备的符合生态市场经济要求并且具有高度可操作性能的司法体系。建立和加强生态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时代法制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根据生态目标优先、生态效益优先的铁的原则,完善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同时要使法律制度得到贯彻实施,就必须建立起完备的符合生态市场经济要求并且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司法体系。没有这样一种司法保证,生态市场经济社会的生态效益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大环保管理机构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权力。加快制定部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修订和终止那些不适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政策法规,创建有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政策法规。加快制定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专门法律法规。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现有的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修订,使环境标准与环境保护目标能够做到相互衔接、协调和配合,减少和尽量避免相互矛盾。对一些不适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政策法规重新修订,创建有利于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经济政策法规。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论文

一、生态经济的内涵

生态经济并不是以经济发展作为唯一的目标,也不是单纯地追求当前人类社会的福利最大化,而是强调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切实地保证代际的公平,切实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容纳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从根本上摒弃了以往单纯地向自然索取而破坏生态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生态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马克思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是马克思哲学矛盾观的具体体现。而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生态经济为人类的生态实践活动提供了思路,告知人类在适应自然的同时,应该更积极地建设和利用自然。人类不能任意违反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但人类可以在生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全新的人工生态系统(亦即生态经济系统),调节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促使社会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二、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内涵

一般认为,马克思所使用的“物质变换”的概念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自然界中的物质变换,这是在化学变化意义上使用的概念,指的是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所进行的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为基本内容的有机联系。二是指社会的物质变换,即商品交换意义上的物质变换,亦即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以人的经济行为为中心的经济学意义的物质变换。三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以劳动为中介的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1]。在以上三种含义中,“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最重要、最能体现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一种含义[2]。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中,劳动直接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具体体现如下:首先,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起点。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嵌入伟大的自然联系之中。自然界本身并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板、走锭精纺机等,这些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因此,只有以人的劳动和人的物质生产为中介,才能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否则就没有任何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劳动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劳动是人类社会的起点。马克思在这个意义上所说的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的劳动,不仅是人类学和哲学意义上的劳动,更主要的是经济学意义的劳动,劳动的过程不仅仅是自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人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其次,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根本内容。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人类通过发挥主观创造性有目的地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必需的生存资料,从而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界,使他身上的自然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界,使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成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马克思说:“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3]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因此,我们不必来叙述一个劳动者与其他劳动者的关系。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这就够了”[4]。由此可见,劳动过程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根本内容。“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不再仅仅是遵循自然本身物质变换规律的个体生命物质代谢,而是人类通过劳动实现的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最后,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既是人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又是人的物质资料的消费过程,而这两个过程都是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生产消费过程,人的物质资料的消费过程是生活消费过程。无论是生产消费过程还是生活消费过程,都会把消费后的剩余废物排放到外部自然界,并对外部自然界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自然界和对人类最终是有益的抑或是有害的,是人类以生产活动来引起、调整以及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三、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关系

人类的生产和劳动实践活动,就是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经济实践活动,因而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通过人类的经济活动来完成的。这样,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生态关系就与人类经济活动交织在一起:一方面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生态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因此,在现实性上,人类的生产和劳动实践活动不仅要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同时也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即实现个别劳动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两者内在的统一性则表征着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的有机统一性。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只有通过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才能实现,而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只有通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实现。首先,从本质上来说,人类的劳动过程就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马克思指出,不管有用劳动或生产活动怎么不同,它们都是人体的机能,而每一种这样的机能不管内容和形式如何,实质上都是人的脑、神经、肌肉、感官等的耗费,这是一个生理学上的真理。马克思同时指出,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这样,人类的劳动过程首先反映出的就是人类的生理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特性。而根据生态学的理论可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其实就是人类的生命系统和人类外部的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这恰好就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生态实质。其次,在社会的整个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体现为自然界中的物质代谢、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中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运动过程,同时也是人类不断地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而且不断地将废弃物和排泄物返回自然界的过程,这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也是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最基本的联系。“我们所说的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消费排泄物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5]。物质变换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联系起来,形成生态经济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其实就是物质变换的生态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交织与相互融合的过程,是生态经济的运动和发展的过程。这不仅是生态经济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客观规律。最后,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目的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以及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不仅全面揭示出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而且还科学地阐明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双向的物质变换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就曾精要地作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的著名断论。除此之外,马克思通过其关于生产与再生产的理论,不仅深刻地分析了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而且明确地提出关于在自然生态再生产的过程中的自然物质减少的补偿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的劳动生产必须将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占有和索取与人类对自然界的补偿、爱护和恢复良性循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科学地处理与协调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只有将改变自然与全面建设自然和美化自然与创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和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查看全文

生态转型与循环经济论文

一、产业生态转型的基本内涵

产业生态转型,最重要的是产业生态建设和创新,其核心是处理好资源、产业、环境之间的关系。实质是资源掠夺型和环境破坏性工业产业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的过程。实现这一转型过程,必须以循环经济的产业重组、建设生态产业等有关理论为指导,促进形成产业链的有效循环,变单向流动为环形流动,使物质、能量达到多级利用与高效产出,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正向积累和持续利用,使环境污染的负效益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正效益。主要有以下的内容:

(一)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生产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实现经济活动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动,容环保于生产和消费过程之中。

(二)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是具有较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高效生态过程及和谐生态功能的集团型产业,是对行业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各环节建设的纵向结合和不同行业生产工艺横向耦合。

二、宝鸡产业生态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区位优势。宝鸡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处在西安、成都、兰州、银川省会城市的交通中心,是连接西北与中原、中原与西南的重要通道。陇海、宝成、宝中铁路交会在此,是连接包兰、成昆线的全方位铁路交通枢纽。境内公路里程12280公里,以310国道和GZ45为主轴,以西宝南北线及关中环线干线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脉络,形成了“三横五纵一环”公路网络。宝鸡机场也正在规划建设,是西部地区交通物流的重要枢纽。

查看全文

生态型林业经济论文

1现在的林业经济现状

1.1国家的林业经济政策。国家还自己出资创建的公益林地是缺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但这些策略更加的减少了农民人均林地的数量本来农民就是众多职业中经济收入是最少的这必然的会打击农民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中国本来就是个非常缺乏森林的国家人口基数如此大的中国人均的占地量就会更小。最后说一下现在的中国要效仿国际上的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使用分类经营和分类发展的方宝杯口政策却不能不顾当前国情死搬硬套的使用而且士创或差异也是其实施白勺一个关键问题。

1.2中国的林业需求不满。尽管中国的森林资源在不断的土勤口但其实那曾加的森林面积中很少能达到自然森林的状态。所谓毁林容易造林难。现在的造林手段许多的人都走进了求决求经济效益的思维圈子里很难真正的实行真正生态林的建造。而大肆砍伐的都是全自然环境下自然长成的宝贵树木。而人工的造林的生态陛就很有待考量和统计。中国拥有世界陆地面积的两是世界的第三大大国然而中国的森林面积仅占世界森林面积的门别〕但我国却拥有世界220/0的人口其实这都是以前的数据。但我国的人均森林占地从世界人均的1石变成了1刀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的林业侧犬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甚远但是国家还是要不断的发展经济这无疑会让林业的需求量变得更加的庞大。势必要加快林业经济白勺发展而且就为了环有亏染的考虑建设生态型的林业经济是必然的趋势。13生态林业经济白勺理论缺乏。尽管现在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正需要林业经济也相对的发展起来但其实由于国家前期的关注和投入力度不够而且也没有在理论方面做一些突破性的研究造成现在的生态型林业经济白勺理论的缺乏而许多的林业经济的策略川门还必须参考国际上的研究而得以实施。却有着缺乏联系本国的国情本国的人民的文化属性走向本国特殊地理环境本国的特殊经济发展状态的弊端。理论的缺乏也造成这一行业的实际探索与发展都比其他行业更加的慢无法赶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现在的林业经济具有地区‘}生质几乎都是每个地区按照自己的探索经验实行在体制管理和运营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生态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没有进行讨论和研究逃避了这些可能会是“蚁穴,,的问题对以后林业经济白勺长远发展或有很大的隐患存在。

2生态型林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2.1政府政策扶持企业。由于生态型的林业经济企业相比其他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林业经济会有更大的难度不仅是经营上营利周期上可能也会相比其他林业经济个币加的长。这主要体现在生态型的林业经济需要在生态学的指导下为树木提供更自然的生长条件。可能在生长速度等方面就有不可控制的元素出现。但其实由于中国这方面的研究的欠缺真正生态型的林业经济根本没有具体的定义。但就生态型字面的意思就是要种植出更加符合“自然的,’的生态型树木。这些树木可能会比寻常的人工林更加注重土地和树木的搭配以及可以与树木之间有共生关系其他植物的种植。让树木可以更好的和环土竟竟融合而这丰刹各会生产出更高质量的木材。但这些无疑都需要川门的探索和研究直接从别人那里拿来用的理论不能作为完全指示的标准。还应根据中国不同的地理和气候做出相应的更改的响应。所以我觉得生态型的林业经济白勺初期肯定会有许多的研究‘生质的工作。而在这个初期这就需要国家的支生新口鼓励了。

2.2正勿荷发展公益事业。当然正勿荷也可以自己大力的发展自己的公益森林。设立相关的事业单位进千科目关的管理而且这样更加的有利于生态型造林的研究。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研究没有后顾之陇让生态型造林的研究可以更加的开拓化和多蒯七。毕竟中国的地理是相对其他国家比较复杂多变的。现在的中国正面对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形势在城市里或者周边开展生态型造林是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的。中华民族不能只为当前的利益就不顾以后子孙后代的将来。而且也可以为其他的林业经济体做出表率和榜样作用。另外这也正符合正勿荷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概念保护生物多样陛共建人类的长远利益。让经济和环境可以长足的共生的发展下去建设和塑造人类可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而且许多的公益陛质的林业也可以发展成旅游资源。

查看全文